功能|这个简单又有效的护心方法,新的一年别错过!

“生命在于运动” , 运动的好处人人都知道 , 可一到真正要运动的时候 , 总有人能找到一万个推脱的理由:
“我工作太忙 , 没时间运动 。 ”
“当我想去运动的时候 , 我的手机缠住我 , 我的宠物挽留我 , 甚至连我的床铺都在催眠我 。 ”
心脏病患者更是有着充分的理由——“心脏不好 , 需要静养 。 ”
其实 , 不管是对于健康人 , 还是心脏病患者来说 , 适度和科学的运动都是非常重要的护心方法 。
新年新气象 , 让我们一起科学运动 , 开启全新的护心之旅!
功能|这个简单又有效的护心方法,新的一年别错过!
文章图片

那么 , 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科学、适量的运动呢?特别是心脏病患者 , 应该怎样运动呢?
运动之前 , 首先要了解个人疾病史及家族病史 , 评估身体状态 。 鼓励在家庭医生或专业人士指导下制订运动方案 , 建议先到医疗机构接受心肺运动试验 , 如平板运动试验或心肺功能检查 。 医生会根据客观的定量功能评估 , 开出个性化运动处方 。
科学运动有“三步曲”
第一步:热身
即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 可以进行徒手操、拉伸、走步等 , 时间为5分钟~10分钟 。
第二步:正式运动
运动形式建议以有氧运动为主 , 如跑步、游泳、上下肢功率车、爬楼梯等 。 在此基础上增加阻力训练 , 如哑铃、拉力器、配重式力量设备、柔韧性训练等 。 每次从10分钟开始 , 逐渐增加运动时间至30分钟~60分钟 , 每周运动至少3次 , 最好5次以上 。
第三步:整理
即运动之后的放松整理活动 , 缓解肌肉的紧张 , 持续5分钟~10分钟 。
功能|这个简单又有效的护心方法,新的一年别错过!
文章图片

很多人表示疑惑 , 经常说运动要适量 , 适量又有哪些标准呢?
首先 , 建议从低强度运动开始 , 逐渐增量 , 循序渐进 , 同时也要警惕运动过程中有无躯体不适症状 。 运动时稍出汗 , 呼吸轻度加快 , 不影响对话 , 运动结束后轻松愉快 , 没有持续的疲劳感或其他不适感 , 运动结束后心率在休息5分钟~10分钟后恢复即为适量 。
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 , 要注意劳逸结合 , 避免过度劳累 , 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换一种放松的运动方式 , 减轻肌肉的酸痛和僵硬 , 消除身体的疲劳 , 但运动量和强度都不宜过大 。 一些特殊人群 , 如孕妇、老人、慢性病患者(包括心脏病患者)、残疾人等 , 建议在医生和运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运动 。
心脏病患者推荐三种运动
健步走健步走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心肺耐力 , 明显增加心脏的起伏力度 , 改善冠状动脉循环 , 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 。 每次可以坚持走20分钟~1小时 , 每日1次~2次 。 身体状况允许者 , 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
太极拳太极拳动作温和 , 对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一般而言 , 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 , 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 。 不能打全套的 , 可以打半套 , 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 , 分节练习 , 不必连贯进行 。
游泳心脏病较轻 , 医生评估心肺功能适宜、体力较好 , 又会游泳的人 , 完全可以坚持游泳锻炼 。 只是游泳对心脏负荷要求较高 , 所以一定要适量 。 如果发现不舒服一定要及时上岸 , 水温太凉最好不要下水 。
【功能|这个简单又有效的护心方法,新的一年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