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三雕是徽派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州三雕介绍

徽州三雕是徽派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 。 徽派“三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 , 保存也相对较好 。 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 , 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 。
徽州三雕是徽派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州三雕介绍
文章图片
徽州三雕是徽派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州三雕介绍】“三雕”源于宋代 , 至明清而达极盛 。 明代雕刻粗犷、古朴 , 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 , 借助于线条造型 , 但强调对称 , 富于装饰趣味 , 但缺乏透视变化 。 清代雕刻细腻繁复 , 构图、布局吸收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 , 讲究艺术美感 , 多用深浮雕和圆雕 , 擅用镂空效果 , 有的镂空层次多达10多层 , 亭台楼宇 , 树木山水 , 人物走兽 , 花鸟虫鱼玲珑剔透 , 错落有致 , 层次分明 , 栩栩如生 , 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技艺 。
砖雕是在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 , 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 , 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 。 它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元素 。
砖雕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等 , 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园林山水、戏剧人物等 , 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 。 徽州砖雕的用料与制作极为考究 。 歙县博物馆藏有一块灶神庙砖雕 , 见方仅尺的砖面上 , 雕刻着戴头盔 , 披甲胄、手握钢锏的圆雕菩萨 , 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经典作品 。
徽州三雕是徽派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州三雕介绍
文章图片
石雕在徽州城乡分布很广 , 类别也多 , 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等的装饰 , 属浮雕与圆雕艺术 , 享誉甚高 。 徽州石雕题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 , 不及木雕与砖雕复杂 , 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 , 至于人物故事与山水则较为少见 。 在雕刻风格上 , 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 , 圆雕整合趋势明显 , 刀法精致 , 古朴大方 。
徽州三雕是徽派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州三雕介绍
文章图片
徽州山区盛产木材 , 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 , 尤其木料的使用特别多 , 成为木雕艺人发挥的用武之地、徽州木雕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 , 遍及城乡 , 分布之广在中国屈指可数 。 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 , 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 。
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 , 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回纹、博古、文字锡联 , 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 。 徽州木雕是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 , 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表现手法 。 明代初年 。 徽派木雕已初具规模 , 雕风拙朴粗犷 , 以平面淡浮雕手法为主 。 明中叶以后 , 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 , 炫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 , 木雕艺术也逐流向精雕细刻过渡 , 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 。
在徽派酒店里感受徽州三雕 。 安徽人家主打徽菜 , 集徽文化、徽建筑、徽菜、徽茶、徽酒、徽烟于一体 , 浓浓的徽州风情及人文风貌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 。 品味徽州美食 , 感受徽州之情 。
安徽人家奥体店:远远的便可看见徽式建筑飞檐翘角的大门 , 墙壁上精美绝伦的石雕 , 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沧桑感 , 已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 步入大厅 , 便是充满徽式风情的简约空间 , 如同进入了徽州艺术的殿堂 。 上下两层传堂通透设计 , 随处可见木质结构的扶手 , 回廊隔窗 , 随处可见的精美雕花 , 壁画 , 朴而不稚、雅而不俗 , 完整传达徽派特有的清雅美学 , 朴素 , 是贯穿安徽人家酒店所有设计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