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大肿瘤!专家:55岁后,这项检查能早发现

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就是说,能够排干净的、持续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
最近,患上前列腺炎的小林(化名)有点苦不堪言,排尿排不干净,还有小便疼痛的症状。本想着它能自行痊愈,结果症状毫无缓解的迹象,只好到医院就诊。
一、年轻男性频繁尿急、尿痛,也许是前列腺炎发作“医生,我有前列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刘皓副主任医师笑称,许多男性患者来门诊看病时,总会脱口而出这句话。
事实上,这话也无不妥,毕竟每位男性都有前列腺,它是男性盆腔深部的一个器官,位于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交汇点,也被称为两个系统的“心脏”。前列腺和外界连通,通过尿道进行排泄,病原体可能会沿着尿道上移至前列腺,导致前列腺发炎。
因此,就诊患者真正想说的其实是患上了前列腺相关的疾病。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大肿瘤!专家:55岁后,这项检查能早发现
文章插图
刘皓介绍道,前列腺炎可以分为四类,包括一型、二型、三型和无症状。

  • 一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指的是细菌通过尿道进入前列腺,这类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排尿困难的症状。部分患者的症状会扩散至全身,比如发烧、全身寒颤等。
  • 二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通常发生在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后。由于病原菌无法被彻底清除,会逐渐形成慢性炎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或者下腹部胀痛和不适。
  • 三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也称为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一类前列腺炎。这类疾病可能与生活习惯有关,比如司机、办公室职员等工种需要长期久坐,易使其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是其中很常见的原因之一。
  • 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指的是有些男性在相关检查中发现炎症指标增高,但并无任何症状。“这类患者不必紧张,无需作特别的处理。”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大肿瘤!专家:55岁后,这项检查能早发现
文章插图
前三类的前列腺炎,早期的共同症状主要为尿频、尿急、尿不尽。针对这种情况,刘皓建议患者前往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完成前列腺液检查、精液检查或超声检查,按照病因对症治疗。
他强调,如果超声检查发现内含小结石或钙化斑,均可能与前列腺炎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并非同种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大有不同。前列腺炎主要是由细菌或其他病菌导致的炎症性疾病,前列腺增生则与年龄增长有关。
刘皓补充道:“前列腺增生患者不会伴有小便或下腹疼痛的表现。一般来说,如果出现下尿路症状,20岁~40岁左右的男性群体多为前列腺炎或者是尿路感染所导致,而5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多为前列腺增生所导致。”
二、前列腺炎会癌变吗?警惕三个危险因素相关数据显示,前列腺癌位居全球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仅次于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不少患者担心,前列腺炎发展下去会导致前列腺癌。
刘皓指出:“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充足的研究证据表明患前列腺炎会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上升,不必太担心。”
不过,需要注意前列腺癌常见的三个危险因素:
第一是遗传家族史。如果家族内有两个及以上患前列腺癌的男性亲属,或者有其他恶性肿瘤的家族史,这些男性群体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大大增高。特别是携带BRCA2基因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要明显增高。
第二是种族。有研究表明,在号称世界民族大熔炉的美国,不同人种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各有不同。加勒比海和西非的黑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其次是来自北欧的白人,亚裔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