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食可杀死癌细胞?中外专家澄清癌症十大误区!

误区1:患癌主要由基因决定
台湾网站调查发现,1/5受访者认为癌症主要由遗传基因导致 。
专家观点:事实上,遗传只是癌症发生的因素之一,环境污染、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过度压力等,都和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有些癌症遗传风险较高,需要注意筛查,比如母亲患有乳腺癌,女儿患乳腺癌的风险为一般人的2~3倍 。但有些癌症的遗传风险很小,比如结直肠癌患者中,仅有5%左右和遗传相关 。研究证实,与基因相比,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空气污染、化学与农药残留等环境污染,对身体的伤害更重 。
误区2:癌症不可预防
许多人认为,癌症防不胜防,不知生活中该注意哪些方面 。
专家观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3恶性肿瘤可预防,1/3可治疗,1/3可治愈,预防癌症的主动权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 。美国癌症研究学会指出,防癌最简单方法是多吃果蔬,可减少20%患癌几率,并建议民众每日至少吃5份蔬果(1份约85克)、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保持标准体重、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戒烟限酒 。只要坚守“预防重于治疗”的第一道防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已知的癌症危险因素,再加上定期筛检的第二道防线,远离癌症并不难 。

误区3:吃素者不易患癌
调查显示,24%受访者坚信素食者患癌风险低 。
专家观点:研究表明,经常吃大鱼大肉的人患癌风险的确更高,而素食者天天吃果蔬,膳食纤维摄取充足,患大肠癌风险比正常人低 。然而,长期吃素可能造成营养失衡 。奥地利研究发现,素食者可能因动物性脂肪摄取太少而增加患癌风险,是爱吃肉的人的2~2.5倍 。想要防癌,均衡饮食特别重要,一定不要偏食或挑食,尽量以天然食材为主,加工品以每周1~2次为限,且每天吃5份不同颜色的蔬果 。
误区4:痣多易得皮肤癌
“多痣的人患癌风险高 。”调查显示,61%的中老年人相信这一观点 。
专家观点:痣分为出生就有的原生痣和后天受环境、体质影响生成的痣 。在青春期及女性孕期,痣可能会增加,中年时,痣的数量达到高峰 。多数人身上的痣都属于良性的黑色素痣,不必担忧 。如果痣出现色泽、大小、形状等异常改变,应特别留意,可能表现为以下几点特征:逐渐往外扩散,直径大于0.6厘米;有脱皮、出血、分泌物等现象;形状不对称,边缘不规则、模糊;颜色改变,由咖啡色变成黑色或深蓝色;一颗大痣旁边长出许多小痣 。
误区5:胸大易患乳腺癌
“乳房大易患乳腺癌”也是不少人的误区,但事实上,这并不科学 。
专家观点:乳房大不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家族史才是,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月经初潮早、绝经迟、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等 。门诊常发现,大部分乳腺癌患者都是摸到硬块或穿内衣时感觉疼痛才来就诊,这时癌症多处于2期以后,可能需要切除乳房 。若能早发现、早治疗,乳腺癌的治愈率很高,0至1期病例5年存活率高达95% 。建议超过45岁的女性最好每月自查乳房,每年定期体检,如有家族史,筛检年龄要提前至40岁 。
误区6:吃有机食物可防癌
选购有机食物是近年来的健康新潮流 。调查发现,39%的50~59岁受访者认为吃有机食物可防癌,而在13~19岁人群中,这一比例高达53% 。
专家观点:有机食品在栽种或培育过程中完全没有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除草剂等非天然药物,食材安全性较高 。现在的有机食品大多是蔬菜和水果 。英国牛津大学一项长达9年的研究表明,长期摄取有机食品的女性,患癌风险与从不吃有机食品的女性没有差异 。想要吃得健康,需要做到饮食多样化,多吃当地应季食物,每天吃一点坚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