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幼畜消化不良的防治

幼畜消化不良是幼畜胃肠消化机能障碍的通称,是哺乳幼畜常见多发的一种胃肠疾病。临床多见于全身症状比较轻微的单纯性消化不良和全身症状比较严重的消化机能紊乱自体中毒的中毒性消化不良。
一、发病特点
幼畜消化不良多见于出生后哺乳不久或经2~4天后开始发病,犊牛、羔羊到2~3月龄以后发病逐渐减少,而仔猪于20日龄期间最为多发,1月龄以后逐渐减少。 单纯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消化机能障碍和腹泻,一般不表现明显的全身症状。中毒性消化不良表现重剧的腹泻并伴发自体中毒和全身机能障碍。病畜精神委顿,目光痴呆,食欲废绝,衰弱无力,体温升高,呕吐,结膜苍白、黄染、腹泻。
二、防治措施
1、犊牛用氯化钠5克,30%盐酸1毫升,凉开水1000毫升,口服,减少或暂停哺乳次数和量,通过饥饿疗法以缓解胃肠负担和刺激胃肠道。
2、胃蛋白酶10克,稀盐酸5毫升,温常水1000毫升,犊牛30~50毫升,羔羊、仔猪10~30毫升,喂服,以促进消化机能恢复。本方可在腹泻缓和之后使用,每日2次,连用2~4日。
3、链霉素,犊牛首次量1克,维持量0.5克,肌内注射,间隔6~8小时1次。
4、土霉素或新霉素,犊牛、驹2~3克,羔羊、仔猪0.5~1克 ,每日3次口服。
5、磺胺脒,犊牛、驹,首次量2~5克,维持量1~3克,羔羊、仔猪,首次量0.2~0.5克,维持量0.1~0.2克,每日2~3次内服。
6、10%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犊牛、驹500~1000毫升,羔羊、仔猪50~150毫升,静脉注射或腹腔内注射,用于脱水病畜。
羔羊|幼畜消化不良的防治】7、保持圈舍的卫生干燥、清洁,做好产前、产后的消毒;注意防寒保暖,哺乳母牛不饲喂发霉变质的劣质饲草饲料、保持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