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命盐|北大研究:盐一换,每年可少死45万人!但有3类人不建议吃

老高是一名高血压患者,自从在医生的建议下,将家里的盐全部都换成低钠盐,并且每天都坚持吃药的情况下,他的血压一直控制的很稳定。
今天刚好是他的68岁生日,邀请了几个老友到家里吃饭,结果大家动筷之后,都说怎么老高吃得这么清淡,饭菜没什么味道。
听到老高现在在用的是低钠盐之后,他的一个朋友说,“哎!你怎么在吃这种盐啊,听专家说,低钠盐吃多了会得高钾血症的,它是‘送命盐’!”
“你在胡说八道什么,我吃低钠盐之后血压稳定了不少,你是不是被假专家给忽悠了啊”老高反驳到。
送命盐|北大研究:盐一换,每年可少死45万人!但有3类人不建议吃
文章插图
最终两人围绕着这个问题争吵了起来,最后不欢而散。据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平均食盐摄入量为10.5克,说明我国多数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过高。
哈佛大学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指出,高钠、低钾,或高钠钾低的饮食模式,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那么,吃低钠盐到底好还是不好?低钠盐真的是“送命盐”吗?
一、吃低钠盐,每年可减少45万人死亡【 送命盐|北大研究:盐一换,每年可少死45万人!但有3类人不建议吃】低钠盐是指用部分钾盐代替钠盐的食盐,一般来说,低钠盐中含有60%-70%的氯化钠,其余是钾盐。
送命盐|北大研究:盐一换,每年可少死45万人!但有3类人不建议吃
文章插图
2021年,一项北京大学与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联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招募了平均年龄为65.4岁的20995位心血管病高危居民,他们来自我国的5个省份、600个村庄。
按照1:1的比例,受试者随机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日常食用低钠盐,包含75%氯化钠和25%氯化钾,对照组食用100%氯化钠。
经过5年的随访后发现,食用低钠盐,可以降低14%卒中、13%心血管事件、12%全因死亡发生的风险。
其实早在2020年,北京大学和英美著名学术机构共同在BMJ上发表的研究就显示,在我国,用低钠盐代替普通家用盐,每年可减少约45万心血管病死亡人数。
二、低钠盐是“送命盐”?3类人确实不建议吃一直有说法称低钠盐是“送命盐”,原因是低钠盐含钠少,含钾多,可能导致血钾过高或过低,危害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但是,对于健康人群和肾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只要没有服用利尿剂,身体就可以自动调节血钾浓度,使其维持在正常的水平内。
送命盐|北大研究:盐一换,每年可少死45万人!但有3类人不建议吃
文章插图
目前,大部分的营养学家都推荐食用低钠盐。
因为低钠盐属于营养盐,氯化钠的含量比普通食盐少30%左右,同时又加入了30%的氯化钾,既不影响咸味,同时又降低了摄盐量、增加了摄钾量。此外,低钠盐中加入的氯化钾,还可以促进多余钠的排出,预防水钠潴留。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对于正常人来说低钠盐是健康的“好盐”,但对于以下3类人来说,不建议吃:

  • 肾功能不全者
肾功能不全的人,很难将钾排出体外,就容易造成钾蓄积,血钾浓度变高,导致高血钾。
  • 正在服用降压药者
比如贝那普利、培哚普利、卡托普利等普利类降压药,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沙坦类降压药,螺内酯、依普利酮、阿米洛利等保钾利尿剂。
这三种类型的降压药,会抑制钾离子的排出,导致血钾浓度升高。
  • 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
比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会减少醛固酮的合成,影响钾的排出,增加高血钾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