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血糖升高但还没到糖尿病,要不要降糖治疗?

最近 , 微信的一些朋友拿着化验问我 , 这些血糖结果是不是糖尿病?
拿着化验单一看 , 结果空腹在 6.2 ~ 6.8 mmol/L , 餐后 2 小时血糖都在 9.0 mmol/L 左右 , 出于严谨我建议他们都进行了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 , 结果都在 6.2% 左右 , 而且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 。
当然糖化 6.2% 距离诊断糖尿病的确有一定的小距离 , 只是这个距离已经开始接近了 , 我告诉他们这个结果并不是糖尿病 。 他们听到之后都长舒一口气 , 认为只要不是糖尿病就不是问题 , 就没有后续了 。
只是 ,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 , 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IFG + IGT)是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 。
而且糖尿病前期人群几乎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 , 许多患者仅仅在体检中被发现 。 而在老年人中人糖尿病前期是指年龄在 60 岁以上的糖耐量减低或者空腹血糖受损患者 。 其中 , 胰岛素抵抗是最重要的机制 。
分类及诊断
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目前主要有 WHO 1999 标准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0 标准 。
与 WHO 1999 标准不同 , ADA 2010 标准将 IFG 的 FPG 下限切点值下调为 5.6 mmol/L , 并且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 ~ 6. 4% 作为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之一 。
治疗|血糖升高但还没到糖尿病,要不要降糖治疗?
文章图片

注:鉴于我国 HbA1c 检测的标准化程度不高 , 故不推荐常规采用 HbA1c 诊断糖尿病前期 。
如何筛查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因无症状表现 , 因此糖尿病前期其实都是建立在糖尿病的筛查基础上被发现的 。
常见的糖尿病筛查方式:静脉血浆血糖检测(FPG、任意点血糖)?OGTT、 全血血糖检测(指尖血糖)?HbA1c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CDRS)?无创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 + 指尖血糖等 。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的过渡阶段 , 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 与 2 型糖尿病的危险基本一致:

  • 年龄 ≥ 40 岁;
  • 体重指数(BMI)≥ 24.0 kg/m2 和(或)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 ≥ 90 cm , 女性腰围 ≥ 85 cm);
  • 一级亲属有糖尿病病史;
  • 缺乏体力活动者;
  • 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 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史的女性;
  • 有黑棘皮病者;
  • 有高血压病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 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0.9 mmol/L 和(或)甘油三酯 > 2.22 mmol/L , 或正在接受调脂药治疗者;
  •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史;
  • 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
  •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总分 ≥ 25 分 。
而相对于非老年人群 , 老年人群的常见糖尿病前期危险因素有:
治疗|血糖升高但还没到糖尿病,要不要降糖治疗?
文章图片

还没达到糖尿病的程度 , 是否就没有危害了?
血糖升高是机体已经失代偿的表现 , 高血糖的损害在糖尿病诊断之前就可以发生 。
ASCVD风险早在糖尿病前期已增加 , 与此同时 , 血糖升高可使心率变异性降低 , 即使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也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其他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抑郁等疾病的风险均会增加 。
相对于年轻人群 , 老年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大血管并发症显著增加 , 更容易并发心、血管、肾、视 网膜等多系统并发症 , 危害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