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今日雨水丨中医专家:保养脾胃 注意除湿

央广网哈尔滨2月19日消息(采访人员马俊玮)2月19日是雨水节气 , 雨水前后气温变化不定 , 降水量增多 , 早晚温差大 , 且处于“数九”天的尾声 。 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负责人客蕊介绍 , 雨水节气是寒湿容易危害人体的时节 。
脾胃|今日雨水丨中医专家:保养脾胃 注意除湿
文章图片

雨水节气(央广网发 邹皓楠 制图)
雨水节气 , 春风料峭 , 地湿之气渐起 , 而室外寒意未消 , 是典型的“风、寒、湿”三邪合而作乱的时候 , 这种夹杂而至的邪气 , 特别容易侵袭阳气弱的部位 , 入侵关节则各种肩肘腰膝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各种因风寒湿而引起的软组织病容易出现症状反复或病情加重;寒湿杂而困脾则容易出现昏昏欲睡、身体困重、精神疲惫、胃肠满胀、口中粘腻等不适症状 , 严重的会挟有睡眠质量差、梦多、太阳穴和头角附近胀痛、口苦等肝火旺的表现 。
刚刚过完元宵节 , 大鱼大肉的假期生活让不少人的体重增加不少 。 对关注身材的爱美人士 , 为达到理想的减重效果 , 除了需要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之外 , 还要格外注意排湿 。 说到排湿 , 脾胃的重要性不得不提 。 脾为五脏之一 , 属阴 , 主升清 , 负责把食物中的水液和精华物质提炼出来 , 按需分布到身体各处;胃属六腑 , 属阳 , 主下降 , 负责把吸收后的食物残渣向下排出体外 。 现代生活工作压力大 , 精神紧张、暴饮暴食、经常熬夜、饮食结构不健康等不良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 在无声无息中伤害人们的脾胃 。 如果脾虚了 , 代谢水湿的工作就不能保质保量完成 , 湿气就会积聚在体内 , 出现以上各种症状 。 若脾胃功能正常 , 水湿能及时排除 , 进而避免出现“软软胖胖”、想睡懒觉、喝杯水都长几斤秤的情况 。
保养好脾胃就是减少各种邪气伤害身体的几率 ,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 。 古人常用大枣、饴糖等甘甜类的食物来养护脾胃的气 。 但是 , 如果一个人疲倦乏力、嘴里的味道发甜 , 就说明脾湿比较重 , 不合适吃甜食 , 需要用辛散的东西来“醒脾” 。 临床中很多患者的脾湿症状较重 , 此时应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之下进行规范治疗 。
治疗手段可以根据自身情况 , 灵活选择针灸、穴位埋线、雷火灸、长蛇灸、盐灸、脐灸、药熨、脐部填药、脏腑推拿、佩戴醒脾化湿香囊、涂抹醒脾化湿类精油等方式来调补脾胃 , 必要时可以配合汤药和茶饮 。 同时 , 日常生活中更要坚持饮食节制、作息规律、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编辑:庞淼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 , 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热榜

    长按二维码
    【脾胃|今日雨水丨中医专家:保养脾胃 注意除湿】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