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Thank you Beijing”高频出现,他们不断为世界送上中国暖意( 三 )


杨恒回忆道:“当时我自己没啥反应,但血压太高了,其实很危险。去医院看完以后,我们部门领导强制让我休息了几天,现在的血压好多了,我打心眼里特别感谢你们医护人员,是你们救了我一命!”
“比赛很刺激,但我们却提心吊胆的”
王鑫|“Thank you Beijing”高频出现,他们不断为世界送上中国暖意
文章插图
北京冬奥会冰球比赛的观赏性越来越高,对抗也变得更加激烈。因此很容易出现急性创伤,常见的情况有脑震荡、口腔牙齿损伤、颈椎损伤、四肢骨骼损伤、韧带损伤等。根据统计,冰球是冬奥运会比赛中受伤几率第二高的项目,所以医疗团队对于比赛的保障就非常关键,尤其是FOP医疗站。作为冰球比赛的承办地之一,五棵松体育中心的场地边(FOP)医疗站一直保持着足够专注,希望为比赛做好服务。医疗站成员在赛前已进行过两次大型测试赛培训和演练,数次上冰救治、转运实战练习。
比赛时,FOP医疗站成员需要在场边时刻关注比赛过程,如果有运动员受伤倒地,随队队医会先上场评估伤情。如果有运动员伤势严重需要转运,裁判或队医会给提示,然后他们会立刻带着医疗箱和担架车上场。上场之后,FOP医疗站医生会先跟队医和受伤的运动员沟通,再将运动员转移到急救担架车上,并将运动员转运到场馆里的运动员医疗站,做进一步的伤情检查或治疗处理。到目前为止,FOP医疗站已经两次上冰,分别对一名美国女子冰球队队员和一名中国女子冰球队队员进行了救治转运,整体流程迅速顺畅,伤员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诊断和治疗。
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关节外科的张腾是五棵松体育中心FOP医疗站的一名医生。他表示,他们现在从事的工作属于场地应急救援,跟在医院里的工作有很大不同。
在场边工作时,张腾首先感受到了冰球运动的对抗性。“场边观看冰球比赛挺刺激,运动员比赛时的那种冲击是在看台上感受不到的。我们和运动员就隔着一道玻璃墙,每次看到这种冲击,都觉得提心吊胆的。”张腾说,正是因为冰球比赛太激烈了,所以他们才要保持警惕,时刻关注场上发生的各种情况。
“每次在冰面上有冲撞、摔倒,我们的目光都会立刻聚焦在那里。”据张腾介绍,他们之前在医院的工作属于“院内救治”,这种冰面救援属于“院前急救”,“来冬奥会之前,我们专门到北京市120急救中心就‘院前急救’工作进行了半个月的重点培训,这个过程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之前在医院里了解比较少的急救知识,更有利于接下来工作的开展。”“在场边做这个工作确实很辛苦,需要整个团队在比赛时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我们要保障比赛安全顺利进行,所有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张腾说。
五棵松体育中心接下来除了有女子冰球半决赛和决赛之外,还有部分男子冰球比赛,对抗会更加激烈。张腾表示,FOP医疗站的全体成员会尽全力做好赛场医疗保障,为冬奥会赛事的顺利进行奉献专业力量。
“兴奋剂检查官是严谨、是专业”
王鑫|“Thank you Beijing”高频出现,他们不断为世界送上中国暖意
文章插图
王鑫|“Thank you Beijing”高频出现,他们不断为世界送上中国暖意
文章插图
王鑫|“Thank you Beijing”高频出现,他们不断为世界送上中国暖意
文章插图
北京回龙观医院老年科的医生王鑫是延庆赛区高山滑雪站的一名兴奋剂检查官。2019年,王鑫经医院推荐、通过选拔进入市卫健委统一招募的兴奋剂检查官队伍,随后进行专门培训,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经历三次集中培训,六次实践经验,才具备了在这次冬奥会工作的资格;这次进入正式检查前,进行了无数次的全英文无纸化实操演练,就是为了在保障工作中更熟练自如,能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