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滑冰|揭秘:关于冰上运动的几个“冷知识”( 二 )


从物理学上看,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完成旋转动作时需要有角动量 。角动量越大,转得越快,才能在落地之前完成更多周次的旋转 。而角动量乘上转动半径等于线速度,所以转动之前需要首先获得较高的水平速度,然后通过冰刀蹬地,获得较大的转矩,将水平速度转换成转动速度 。普通地面一般很难达到如此大的水平速度,而且较大的转矩对蹬地时发力也有很高要求,冰刀长度比脚要长,更有利于获得转矩 。
抛举过程需要两人具有几乎一样的速度,在普通地面如轮滑可能可以实现,但持奔跑或者走路速度时,人身体前后摆动幅度过大,难以操作 。
普通地面因为阻力比较大,落地瞬间水平速度会有剧烈的减速,不容易平稳落地,容易磕倒 。而冰面阻力小,落地瞬间可以大致保持水平速度,容易稳定 。当然这个也需要运动员反复练习 。
问题三:哪些物理常识可以帮助花样滑冰运动员提高技能?
董帅告诉采访人员,在花样滑冰运动中,当完成空中多周跳时,运动员会离开地面,开始做斜抛运动 。转的圈数主要决定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滞空时间,二是转动速度 。滞空时间由竖直速度决定,而转动速度与水平运动速度有关 。想转更多圈数,需要有更大的转矩将水平速度转化成转动速度,且离地转动时需要尽量收缩身体半径,可以提高转动速度 。在总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合理分配竖直速度和水平速度,并不是跳得越高转的圈数就一定越多 。
(责任编辑:吴延丽_NBJS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