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的前提


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的前提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按劳分配的前提,按劳分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按劳分配形式: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在商品经济中表现为货币收入)的分配方式 。
2、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只能以劳动为尺度 , 而不能以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其他条件为尺度;2、每个劳动者应分配的个人收入的多少,取决于他为社会提供的劳动进行必要的扣除之后为个人劳动部份的多少 ,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劳动者能够分到的消费品也将增加 。
3、按劳分配执行的是一种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 。
4、非按劳分配形式包括: 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经营收入、资产收益、资本收入 。
5、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
【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的前提】6、主要是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 。
7、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是劳动收入,但它不同于按劳分配收入 。
8、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家庭收入中,也包含这种劳动收入的内容 。
9、此外,还包括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 。
10、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 。
11、指在外资经济和私人经济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 。
12、其实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
13、3、经营收入 。
14、公有制企业的承包经营者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收入中包含的因经营业绩带来的收入 。
15、4、资产收益;指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中凭借资产获得的收入 。
16、如股息、利息等收入形式 。
17、 5、资本收入;各种投资者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得的利润收入,主要包括外资经济中国外和港澳台资本家取得的利润,以及我国私营业主取得的收入等 。
18、扩展资料: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参与分配已经越来越普遍,并且也越来越得到人们普遍认同 。
19、知识是作为脑力劳动的成果参与分配的,也是一种按劳分配 。
20、我们知道 , 一般的劳动成果(产品或服务)只能使用一次(或曰一个寿命周期),只能供一人或一个社会群体使用,因而这种劳动成果也就只能一次性地参与按劳分配 。
21、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成果 , 从理论上讲,其使用的范围、时间和频次具有无限性,除非有更新的知识将其代替、淘汰、推翻 。
22、所谓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是劳动成果的享用者对劳动成果的所有者支付的报酬 。
23、知识这种特殊的劳动成果虽然也需要一定的载体,其载体也需要复制,但其本身却不需要复制,不需要再付出新的劳动 。
24、不管有多少消费者,只要他购买知识产品,他就要支付报酬 。
25、也就是说,不需要复制的知识,可以参与无数次的分配;一次性的脑力劳动成果 , 可以无数次获得报酬 。
26、这不仅不是对按劳分配的否定,恰恰是按劳分配符合逻辑的发展 。
27、专利、发明、科技成果等作为股份,参与企业的分红,实际上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
28、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按劳分配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