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38岁男子患糖尿病15年,突发眼病一查已是“糖网”晚期

38岁的东莞市民陈先生患糖尿病15年,平时自我感觉视力不错,然而前不久,却突然发现眼睛视线有黑影遮挡的状况,视力下降,前往医院检查发现已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中晚期。
“糖网”早期不痛不痒,一发病已是晚期
陈先生年仅38岁,却是一名有着近15年糖尿病史的患者,对糖尿病能引起的多种并发症都有所了解。然而,平时视力不错的他并没注意到糖尿病还会诱发眼病、致盲的问题。
直至前不久,他突然出现右眼眼前有黑影晃动、视物模糊的症状,前往暨南大学附属东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经眼底检查后,被诊断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双眼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左眼为中期“糖网”,而右眼已经发展到了晚期。
病程|38岁男子患糖尿病15年,突发眼病一查已是“糖网”晚期
文章插图
▲陈先生的右眼眼底,红色部分为玻璃体积血
令陈先生产生疑惑的是,平时眼睛不红不痛不痒,视力也自觉不错,怎么会突然患这么严重的眼病?
病程|38岁男子患糖尿病15年,突发眼病一查已是“糖网”晚期】 “不发作不代表没患‘糖网’,糖尿病病程越长,‘糖网’患病率越高,病情也越严重。”接诊医生、该院眼底病科主任王虎介绍,糖网病发实际根源在于糖尿病,该病早期不痛不痒,等到突然视力下降时往往到了晚期,视力很难挽回,严重可致盲。据悉,相关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1至15年的,75%可发生“糖网”;2型糖尿病患者,70%以上会发生“糖网”。然而,很多患者对糖网了解甚少,患上糖网也不自知,从而错过了早期诊治的最佳时机。
在医生的建议下,陈先生随即入院接受治疗,在眼内注药、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激光等治疗后,其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与改善。
只顾控血糖,医生提醒眼底检查没理会
据了解,早在2008年一次体检中确诊糖尿病后,陈先生便通过调整好作息、适量运动、注意饮食等来控制自己的血糖,但血糖控制仍不是很理想。随着工作地点的迁移,陈先生在几个不同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过,医生都向他强调要控血糖,“医生一直叮嘱我要少食多餐,控制好血糖”。
有一次,在东莞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时,他第一次被提醒要检查眼睛。但是,由于觉得自己视力还不错,并没有去检查。“我自己感觉视力各方面正常就没理会,谁知竟是眼底出问题了。”陈先生懊悔地说。
对此,王虎表示,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做1次眼底检查,可使糖网严重失明风险降低94.4%。因此,预防糖尿病致盲,重在控血糖、查眼底。
“除坚持控血糖、查眼底,糖网患者的终身眼健康管理和随访工作也是防治糖网的关键一环。”他表示,由于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糖网的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病情控制及病程长短密切相关。因此,建立糖网患者健康管理档案,依据患者糖尿病病程长短和糖网分期类型,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这对预防和治疗糖网有重要意义。
病程|38岁男子患糖尿病15年,突发眼病一查已是“糖网”晚期
文章插图
▲王虎医生正在为陈先生进行术后检查
/医生支招/
糖尿病患者可初步自查视网膜病变
问:作为糖尿病患者,哪些症状警示眼底出现病变?
王虎: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或只有飞蚊症表现(如眼前黑影飘,像蚊子追着跑),如果不尽早干预治疗,严重可致盲。定期检查是最安全的,但如果视力下降,黑影飘动,视物变形,应马上去医院检查,还有一个自查办法就是早上起床遮住一只眼看网格状的地板砖缝隙,如果原本笔直的缝隙是歪的,眼睛可能出现眼底病变,需要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