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废黜太子李成乾后,为何没有立爱子李泰为储,反将他贬黜?

唐太宗废黜太子李成乾后,为何没有立爱子李泰为储,反将他贬黜?
文章图片
唐高宗李渊剧照
李泰字惠褒 , 小字青雀 , 是唐太宗的第四子 , 同时也是嫡次子 , 自幼聪明绝顶、才华横溢 , 加上嘴巴甜、会表现 , 因而深受长辈的喜爱 。 唐高祖在位时 , 因为特别钟爱这个孙儿 , 破格进封他为卫王(唐太宗登基后改封魏王) , 以继承亡叔李玄霸(唐高祖的幼子 , 即演义中的李元霸)的爵位 , 品级竟然跟老爹李世民相等(均为正一品的亲王) , 由此可见他是何等的受宠 。
唐太宗废黜太子李成乾后,为何没有立爱子李泰为储,反将他贬黜?
文章图片
李泰与唐太宗
如果仅仅是礼节上的特殊待遇倒也罢了 , 唐太宗出于对李泰的溺爱 , 甚至还允许儿子在魏王府设置文学馆 , 任由他引召学士 , 当时名满天下的大才子萧德言、顾胤、蒋亚卿、谢偃等人均为李泰效力 。 要知道 , 当年唐太宗打着文学馆的名义招纳贤才 , 帮助他谋夺储位 , 如今李泰也获得开馆招贤的权力 , 无论是太子李承乾还是大臣们 , 难免会猜疑皇帝有易储的念头 。
这些疑虑并非没有原因 。 李承乾虽然身为帝国的副君 , 但性情乖戾、沉溺女色 , 加之腿部患有残疾 , 因此个人形象比较差 , 令唐太宗很不满意 。 而李泰由于受到父亲的种种溺爱 , 难免会对储位渐生非分之想 , 明里暗里地对兄长进行排挤、诬陷 , 真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唐太宗废黜太子李成乾后,为何没有立爱子李泰为储,反将他贬黜?
文章图片
李成乾剧照
唐太宗废黜太子李成乾后,为何没有立爱子李泰为储,反将他贬黜?
文章图片
唐太宗剧照
李承乾被废黜后 , 朝臣们大都拥护李泰做太子 , 而李泰也扑在父皇的怀中撒娇 , 信誓旦旦地宣称自己百年之后必定会杀掉亲儿子 , 然后将皇位传给弟弟李治 。 唐太宗被李泰的誓言所欺骗 , 心一软便答应立他做储君 。 然而 , 宰相褚遂良在得到消息后 , 连忙站出来劝阻皇帝 , 并拆穿李泰的险恶用心 。
唐太宗废黜太子李成乾后,为何没有立爱子李泰为储,反将他贬黜?
文章图片
褚遂良劝谏唐太宗不可册立李泰
在褚遂良看来 , 李泰杀子传弟的誓言过于虚伪 , 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 他这样说不过想骗取储位罢了 。 褚遂良接着分析到 , 李成乾之所以谋反 , 很大程度上就是受李泰的迫害、威胁 , 如果把皇位传给这样阴险的人物 , 李治非但做不了储君 , 而且性命必然不保 。 因此 , 为帝国安定、皇室和谐考虑 , 决不能立李泰为太子 。
唐太宗废黜太子李成乾后,为何没有立爱子李泰为储,反将他贬黜?
文章图片
唐太宗废黜太子李成乾后,为何没有立爱子李泰为储,反将他贬黜?】唐高宗剧照
唐高宗即位后 , 对李泰也是十分优待 , 不仅允许他开府设官 , 而且濮王府所用车马、饮食、服侍 , 全都是特级配置 , 远超其他诸王 。 不过 , 对于皇位充满无限渴望的李泰来讲 , 即使再优厚的待遇都无法弥补他梦想破碎后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 。 就这样 , 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懊悔 , 李泰在永徽三年(652年)十二月撒手人寰 , 终年才32岁 。
参考书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