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荆州系联手干掉了魏延,同为荆州人,他为何始终不被接纳?

三国:荆州系联手干掉了魏延,同为荆州人,他为何始终不被接纳?
文章图片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 , 蜀汉政权内部发生了两件大事 , 其一是诸葛亮病逝 , 其二是元老重臣魏延被杀 。
这两件事其实有相当的关联 , 魏延被杀是诸葛亮病逝的后遗症之一 。
三国:荆州系联手干掉了魏延,同为荆州人,他为何始终不被接纳?】诸葛亮死后 , 因为军权的争夺 , 以及未来蜀军该如何行动的争议 , 本就不和的杨仪跟魏延两人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 斗争的结果是杨仪获胜 。
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 , 当时 , 另三位蜀汉重臣费祎、董允、蒋琬 , 在杨仪跟魏延之争中 , 全部站在了杨仪一边 。
魏延最后因朝中无人帮他说话 , 被扣上了反叛的帽子 , 含冤而死 。
三国:荆州系联手干掉了魏延,同为荆州人,他为何始终不被接纳?
文章图片
蜀汉政权在诸葛亮掌权时 , 乃至他死后数年间 , 一直都是荆州人在主导朝政 , 相比起益州本土世家而言 , 荆州人这帮外来群体 , 本应该团结互助才是 。
魏延出生义阳 , 也是荆州人 , 可为何一帮荆州人要搞死他这个荆州人?
魏延的失败 , 跟他“性矜高” , 不能跟同僚搞好团结有关 , 但归根结底 , 还是其出身所处的社会阶层跟其余荆州重臣不在一个频道上 。
杨仪在获得魏延的首级后 , 曾怒骂:“庸奴!复能作恶不?”一句“庸奴” , 道出了魏延虽出生荆州 , 却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到蜀汉荆州系中的原因 。
三国:荆州系联手干掉了魏延,同为荆州人,他为何始终不被接纳?
文章图片
杨仪、费祎、蒋琬、董允等全是士族 , 魏延不过是一个从部曲窜上高位的庶族 , 即使他是凭真本事被提拔上来的 。
士族和庶族寒门天然就对立 , 魏延死前已经是南郑侯、征西大将军 , 拥有“假节”之权的蜀汉军中第一人 , 可杨仪还是蔑视地叫他“庸奴” 。
三国时期 , 还是士族掌握话语权的时代 , 魏延属于极少数受到诸侯赞赏和提拔的 , 以寒门庶族身份出头的将领之一 。
蜀汉政权在刘备时代 , 如魏延这样的将领出现过不少 , 因为刘备虽然打着汉室宗亲的名号 , 但本质上 , 他已经变成了庶族 。
三国:荆州系联手干掉了魏延,同为荆州人,他为何始终不被接纳?
文章图片
所以 , 刘备提拔了不少庶族寒门人才 , 关羽、张飞、赵云、陈到、简雍、孙乾、糜竺等蜀汉创业元老 , 都不是士族 。
但到了诸葛亮掌权时期 , 用人的方式和刘备截然不同 , 诸葛亮出生士族家庭 , 看重和重用的也都是士族人才 。
诸葛亮留下来的几个政治上的继承人 , 董允、蒋琬、费祎等人 , 也都继承了诸葛亮的用人主张 , 他们都无法接受魏延这样的粗鲁武夫进入到核心层 。
阶级的对立 , 让魏延这位蜀汉军中难得的干才 , 本应该无比依仗的元老重臣 , 即使出生于荆州 , 也被蜀汉掌权的荆州士族群体排斥 。
三国:荆州系联手干掉了魏延,同为荆州人,他为何始终不被接纳?
文章图片
何况 , 魏延本身也因为性格原因 , 文武之间的隐形隔阂 , 和蜀汉政权中后来居上的荆州士族群体融不到一块去 。
从资历上来讲 , 诸葛亮去世后 , 魏延也排到了最前列 , 在蜀汉政权中 , 仅次于老妖怪廖化 , 诸葛亮的继承人们也不会允许魏延凭借资历 , 骑到他们头上 。
所以 , 借着杨仪与魏延之争 , 干掉魏延 , 是蒋琬、董允、费祎等人最好的选择 。
至于支持了荆州士族群体主张的刘禅 , 很明显是在一个人和一个群体之间 , 选择了一个群体 , 放弃了蜀汉的创业功臣魏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