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疫情下,腹膜透析成为尿毒症且无绝对禁忌症患者的优先选择

作者:星辰健康
在我国成人慢性肾病患病率高 , 已达 10.8% , 一旦发病便是不可逆转的 。 其中约40-60%患者5年到20年或更长时间后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 就需要依赖肾脏替代疗法来维持生命 。 具体包括肾移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
以往临床上需要医生根据患者情况 , 结合当地医疗技术条件 , 选择符合患者情况的一体化治疗方式 , 且后续也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改变治疗方式 , 如由血液透析改为腹膜透析或肾移植;若肾移植失败也可以改回透析治疗 。
就大家非常关心的尿毒症治疗效果而言 , 肾移植是当前最有利于患者肾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手段 。 但是由于肾源不足、慢性移植物肾病、肾移植远期存活率等因素的影响 , 维持性透析治疗仍是肾移植术前的必要的过渡治疗方法 。
血液透析疗法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慢性病治疗方法 , 通过利用体外透析器净化血液 , 以外科手术建立动静脉瘘管 , 并在治疗时扎入两个针管 , 一根针将血液抽出体外进行血液净化 , 另一根针将净化后的血液注入体内 , 建立永久血管通路 , 通常位于前臂上 , 每次治疗需扎针两次 。 这种血液透析的治疗法需要患者每周多次往返透析中心进行透析 , 无论是对于身体上还是对于精神上都是一种巨大消耗 , 也给患者以及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
相比而言 , 腹膜透析相对血液透析具有不同优势 。 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肆虐 , 疫情防控之下传统的“血液透析”方式需要患者自行前往医院血透室进行治疗 , 尤为不便 。
“腹膜透析”可以由患者“居家自主操作” 。 《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对肾脏内科医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期间医疗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建议:1.拟新导入透析且无绝对禁忌症患者 , 应考虑腹膜透析优先;2.已规律腹膜透析患者 , 可考虑改为自动化腹膜透析 , 并且开启远程处方功能 。 这种腹膜透析疗法于上世纪90年代由百特公司率先引入中国 , 它对于肾脏的保护作用更大 , 且患者在移植了新肾脏后身体的恢复速度会更快 。
相较于需频繁前往医院的血液透析 , 居家治疗的腹膜透析有其独特的优势:更长的预期寿命、更高的生活质量、灵活性和维持就业的能力等 。 据数据显示 , 腹膜透析治疗法更能延长患者的生存率 。 比较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国内著名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01例长期随访的腹透患者的案例 , 其中有56%的病人技术生存期已超过5年 , 40%已经超过10年 。 据报道 , 日本的腹透患者平均生存率已达8年 。
【进行|疫情下,腹膜透析成为尿毒症且无绝对禁忌症患者的优先选择】正因如此 , 加强对60岁以上老年尿毒症患者的重视 , 通过充分透析 , 国家医保政策扶持 , 积极治疗并发症 , 重视原发病等多方面综合救治 , 就能更有助于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
在后疫情时代 , 关于尿毒症治疗的这个问题 , 腹膜透析这种治疗法将会给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 秉持“拯救并延续生命” 的企业使命 , 百特也将凭借着自身的实力 , 以创新的疗法和解决方案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为中国的慢性病治疗水平持续做出贡献 。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 , 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 。 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 , 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