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养生年轻化:为何这只是舆论塑形的结果?

舆论|养生年轻化:为何这只是舆论塑形的结果?
文章图片
与其形式养生不如多运动
伴随着90后年轻人脱发的问题进入媒舆视野 , 关于年轻人养生瞬即成为一门显学 。 只是即便如此 , 谈及年轻人养生依然会走向自嘲和群嘲 , 较为广泛流传的说法是:熬最深的夜、敷最贵的膜 。 虽然这不见得能概括所有年轻人的养生现状 , 但是足以说明年轻人养生是个伪命题 。
要知道 , 但凡一个人已经到了需要养生的年龄 , 就意味着常规的生息秩序不再能保持他(她)的生命力 , 因此才需要格外的保养以获得续接的精力 。 就此而言 , 所谓年轻人养生不过是舆论塑形的结果 。
众所周知 , 媒舆传说热衷将各种疾病年轻化归咎于加速的生活 , 而加速的生活又是无法抗拒的 , 所以便将“养生保命论”打包成生活真理 , 以此来安顿年轻人的焦虑感 。 可事实上 , 无论是90后年轻人脱发的问题 , 还是被严重强调的疾病年轻化 , 都只不过是偏狭之词 。
因为回到具体的因果上 , 一个人是否脱发和一个人是否患病 , 它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 毫不夸张地讲 , 撇开极端的生活习惯 , 像脱发这种问题多半跟家族遗传有关系 。 因此就算脱发者把养生意识刻进骨子里 , 也不见得就能保住头发 。
之所以这样讲 , 倒不是说我们不认可养生的重要性 , 而是对于年轻人的养生实践 , 很难做到事无巨细 。 平心而论 , 无论是学习 , 还是工作 , 都不太可能做到那么按时按点 , 这使得年轻人们即便每天都在保温杯里泡枸杞 , 也只能起到自我安慰的作用 。
毕竟在熬夜的时候 , 多数年轻人依然是毫不含糊的 。 所以就报道中呈现出的各类“悲剧叙述”来讲 , 更像是节律性的后怕式提醒 。 可如黑格尔所言:“历史给人们的唯一教训 , 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教训 。 ”对于这一点 , 想必年轻人更是感触很深 。
事实上 , 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生活沉浸在由社群种属控制的生活洪流之中 , 而唯一、主动的个人决定只能是“放弃自我 , 舍弃自己的个性” , 以便更好地融入社群 。 循此理解“做自己”显然也只是不自信的表达而已 , 跟真正做自己没什么太大关系 。
所以就“养生年轻化”的问题 , 显然还是舆论塑形的把戏 , 它本身有多少是真实可探底的 , 可能连报道者和围观者也是不清楚的 。 因为对于不少年轻人的生息节奏 , 基本上都是被动的结果 , 比如学习需要 , 又如工作设定 , 总之相较对熬夜的强化 , 可能多数人都还是想补觉的 。
循此我们强调年轻人养生是伪命题 , 并不是说年轻人不该保重身体 , 而是年轻人如果只是不得不身体力行的去迎合舆论塑形 , 压根儿还不如不去刻意强调年轻人该养生这回事儿 , 因为这会让年轻人耗去更多徒劳的心力 。
【舆论|养生年轻化:为何这只是舆论塑形的结果?】就此而言 , 我们与其强调让年轻人去养生 , 不如从更广泛的视角下给予年轻人较为宽松的生活环境 。 因为比起那些形式上的养生 , 可能年轻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养生 , 也就是如何去安放自身的焦虑和物质世界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