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淋雨后感冒? 医生:脑炎容易误诊

淋了一场大雨后,梅州少年反复发热、头痛,误以为是感冒,不料病情加重,一度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抢救,最终查明是脑炎。今天2月22日是“世界脑炎日”,广州医生提醒,脑炎首发症状与感冒类似,市民朋友需提高警惕。
淋雨后“感冒”
16岁的张星(化名)是梅州当地一名高中生。去年10月中旬的一天,放学时间下起了大雨。刚好没有带伞,张星心想学校离家也不远,就冒雨骑车回家。第二天起床时,张星的妈妈发现他走路摇晃,险些摔倒,上前摸了摸额头,发现有些滚烫。“孩子说从昨晚就开始发烧了。”张星的爸爸张均(化名)说,以为是淋雨后感冒发烧。
在当地医院,医生怀疑是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发热,给予药物对症治疗三四天后,不仅“感冒”丝毫没有好转,反而头痛加重、精神萎靡。张均又陪儿子到上级医院就诊,结果被医生告知是结核性脑膜炎。然而,对症治疗后症状还是没能控制。心急如焚的他在朋友的介绍下,于去年10月下旬,带着儿子紧急转诊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脑炎容易误诊为感冒
“来院时患者意识障碍、嗜睡、呼吸困难、双下肢无力,立即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该院接诊的神经内一科主任行政助理匡祖颖介绍,颅脑及胸椎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脑膜及脊膜有明显强化灶,颅内感染明确,但病原菌不明确,需进一步鉴别。完善相关检查后,最终明确患者为自身免疫性GFAP脑膜脑脊髓炎。
脑炎|淋雨后感冒? 医生:脑炎容易误诊】 “早知道就给他送伞过去了,没想到淋雨引发这么大一场病。”张均懊悔不已。“青少年自身免疫系统较差,在淋雨后容易感染并诱发自身免疫性脑炎。”该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专家王展航解释,免疫力是人体健康的保护伞,当身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细菌等会乘虚而入,进而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给予免疫球蛋白冲击、抗感染、营养神经及康复等对症治疗后,张星顺利出院。“这次来复查,恢复很好了!”张均高兴地说。
每年的2月22日为“世界脑炎日”。王展航提醒,脑炎早期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一般为发热、头痛或全身没劲,容易误诊为感冒。“脑炎是急症,不及时治疗,致死率非常高,延误治疗也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市民朋友要提高警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采访人员:梁超仪 通讯员:郑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