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药物|糖尿病前期不是病,还能不能恢复正常,要看这三点你能做到哪一个

【专业医生天天和您说健康】
口服药物|糖尿病前期不是病,还能不能恢复正常,要看这三点你能做到哪一个
文章图片

说起糖尿病 ,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和自己无关 , 然而事实却是这样的:
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1.14亿
2010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前期在人群总数中的占比达到了30%-50% , 且每年还处于不断增长中
每年约超过10%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变为糖尿病患者 , 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少这种转变的可能性
然而更让人担忧的是 , 实际生活中有相当多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 , 故从未也不知采取干预措施 , 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 那么如何发现并进行有效干预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你是否属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有多大?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 糖尿病前期还不能称之为疾病 , 只是糖尿病发生的前期状态 , 意味着消除这种状态就可以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 判断是否处于这种状态的方法就是血糖的检测 , 有三种情况:
口服药物|糖尿病前期不是病,还能不能恢复正常,要看这三点你能做到哪一个
文章图片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处于6.1-7.0mmol/L之间 , 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
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处于7.8-11.1mmol/L
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处于6.1-7.0mmol/L之间及餐后2小时血糖处于7.8-11.1mmol/L之间
前两者属于糖尿病前期较低风险人群 , 后者属于较高风险人群 , 在短期内比如1-2年发展为糖尿病的可能性非常大 。 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干预措施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 包括:
日常饮食控制:减少高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摄入、控制高脂肪食物比例、多吃新鲜蔬菜、每日适量摄入干果等
增加运动锻炼:每天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可出汗的有氧运动
按时作息不熬夜:生活规律 , 每晚23:00前入睡 , 保证睡眠7-8小时
戒烟限酒:坚决不吸烟 , 每日饮酒酒精量最多不超过25克
心态平和:遇事不急不躁 , 工作学习放松心态 , 避免与及时调整紧张心态
实践证明:能积极采取如上干预措施 , 可使糖尿病前期转变为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58% 。 但实际生活中 , 无论医生如何叮嘱 , 或是本人心知肚明 , 能真正把上述措施转变为一种能长期坚持的生活习惯的人并不多 , 不少人很快即发展成为了糖尿病患者 。
对此 , 刚刚发布的《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共识》建议: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特别是较高风险人群 , 以及对自身健康关注度较高的人群 , 可采取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干预 , 比如:
口服药物|糖尿病前期不是病,还能不能恢复正常,要看这三点你能做到哪一个
文章图片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如阿卡波糖(拜唐苹) , 它是通过抑制食物的多糖分解 , 使小肠对糖的吸收减缓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它对人体胰岛细胞等无刺激作用 , 不影响其正常功能 , 可在每餐吃第一口饭时服用50mg , 可使糖尿病前期转变为糖尿病的发率降低88% 。
双胍类药物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 它是通过增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的利用 , 同时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轻或消除胰岛素抵抗来降低血糖 , 还有助于降低体重 , 对人体正常胰岛素分泌功能无影响 , 可在早餐前口服0.5g二甲双胍缓释片 , 可使糖尿病前期转变为糖尿病的发率降低77% 。
综上所述 , 上面的三项糖尿病前期干预措施 , 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 , 而药物辅助将有助于取得更佳效果 , 可使糖尿病前期延长数年、数十年 , 部分人还可完全恢复正常 。 至于很多人对服用了药物就不能停的担心 , 要知道生活方式干预实际上是重新建立生活方式的过程 , 需要一定的时间形成习惯 , 在此期间借助药物帮助可起到半功倍的效果 , 待良好习惯养成、血糖恢复正常时 , 药物完全可以逐渐减量或停用 , 而避免了糖尿病的发生却将是一生最大的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