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湿气不走, 又胖又丑!“寒湿”乃万病之源, 寒湿体质又该如何调理?

痛经|湿气不走, 又胖又丑!“寒湿”乃万病之源, 寒湿体质又该如何调理?

文章图片

痛经|湿气不走, 又胖又丑!“寒湿”乃万病之源, 寒湿体质又该如何调理?

文章图片


【痛经|湿气不走, 又胖又丑!“寒湿”乃万病之源, 寒湿体质又该如何调理?】世上最无奈的事是啥?“胖友”们一定会说:当然是这该死的易胖体质!明明没吃很多 , 就是很容易胖!看着瘦子们朋友圈晒出的美食佳肴 , 真是感叹上天不公!这种体质导致的虚胖 , 在中医研究中:是体内湿气重、身体水肿导致的!众多学者也一致认为:“脾虚湿盛的人 , 就是容易胖!”
“湿乃百病之源” , 虚胖还只是其中一个问题!据中华医学会统计:大约有140种疾病 , 是湿气顽固不化导致的!那么 , 寒湿是怎么造成的?寒湿体质又该如何调理?
“湿”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老百姓口中常讲的“湿气”并不是水 , 也不是水汽 , 而是像鼻涕一样黏黏的东西 。 它喜欢存在阴暗角落处 , 像我们的骨缝、关节、毛孔深处等等 , 一旦沾染不容易去除 , 迁延难愈 。
湿气会自己找出路 , 博出“存在感” , 正如常见的脚气、灰指甲、油腻的头发、白带增多、各种湿疹 , 其实都是人体中湿气满溢的结果 。
“寒湿”是怎么来的呢?
一般湿气的形成有两种因素 , “外湿”与气候环境有关 , 例如居住在阴冷潮湿之处、经常淋雨涉水 , 或水中劳作过久都会引起“外湿” , 洗完头不吹干头发也是现代人沾染寒湿的常见原因之一 。 而“内湿”大多由于脾胃功能虚弱引起的 , 中医认为 , 脾主运化 , 有分清化浊之功 。 脾胃功能差 , 没有办法把吃下去的营养化为“气血” , 只好化为了“湿” 。 喜食厚味、爱吃甜点的都容易引起“内湿”的生成 。
“寒湿”对身体有何影响?
 “寒”和“湿”都是阴邪 , 容易遏制阳气 , 尤其是对于女性同胞而言 。 女性本身就容易阳气不足 , 一旦感受寒湿 , 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手脚冰凉 。 时间久了 , 还会觉得身体特别困重 , 连带着脾胃也会受到影响 , 很多妹子还会出现遇寒胃痛、小腹冰凉、经行腹痛等情况 。
女性痛经最常见的证型就是寒湿凝滞型 , 寒湿侵入冲任 , 导致胞宫经血运行不畅 , 不通则痛 。 症见:经行腹痛 , 常遇冷、潮湿就会加重 , 小腹喜温喜按 , 得暖痛减 , 经色淡量少 , 伴有腰酸腿软 , 手足欠温 , 小便清长等 。
春季如何缓解寒湿型痛经?
防寒保暖
虽然立春已过 , 气温略升 , 但仍然不到脱下厚重大衣及秋衣秋裤之时 。 民间常有“春捂秋冻”的说法 , 在春寒料峭之时 , 寒湿型痛经的女性除了注意下腹部及下肢的保暖外 , 还要注意保护颈背部等“阳位” , 防止风寒湿邪的入侵 。 此外 , 在饮食方面也要忌口生冷食物 , 尤其是生鱼片 , 冷饮等 , 防止“寒从口入” 。
早睡护阳
规律作息至关重要 。 长期晚睡 , 不顺应自然的规律 , 在经络五脏该休息的时候得不到休息 , 必然损耗人的精血阳气 。 阳气不足就无法推动气血的运行 , 不利于湿与寒的排出 , 日久则易寒湿内蕴 , 加重痛经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