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与痔疮合体,该如何突围?妙用这3个基本方,有助于消息除痔

息肉与痔疮合体,该如何突围?妙用这3个基本方,有助于消息除痔

文章图片

息肉与痔疮合体,该如何突围?妙用这3个基本方,有助于消息除痔

以前看过这么一个段子 , 说是一个女孩在大学时期 , 被众多男生追求 , 但都没有结果 。 而其中的一个被拒绝的男生 , 后来去做了医生 。 多年后 , 这个女生因为痔疮问题去医院做手术 , 没想到遇到的主刀医生竟然是以前被拒绝的这个男生 , 当时那个尴尬 , 真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
对于痔疮这种疾病来说 , 的确是让人又难受、又尴尬的 。 以前 , 痔疮的发病年龄偏于中年及以上 , 而当今 , 痔疮的发病年龄已经是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 这让人们不得不感叹 , “有痔不在年高”?。 ∑涫?, 如果只是单纯的痔疮 , 如果发现得早 , 治疗起来并不难 , 但如果年久未愈 , 又很少治疗 , 这样往往会使痔疮的情况越来越糟糕 。
对于痔疮来说 , 一般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 这几种痔疮类型 , 虽然也没有一个省心的 , 但是相比于息肉痔来说 , 那又是“小巫见大巫” 。 那么 , 这个息肉痔究竟又是什么呢?息肉痔 , 就是直肠内的赘生物 , 属于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 , 历代中医文献称之为“息肉痔”“悬胆痔”“垂珠痔”“樱桃痔”等 , 这种疾病少数可以恶变 , 尤其以多发性息肉恶变者居多[1-2
。 一般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 , 单发性多见于儿童 , 多发性多见于青壮年 , 这个在西医上被称为直肠、结肠息肉 。

那么 , 这个息肉痔 , 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中医对它的病因病机 , 分析的比较简洁 , 大部分都是因为湿热下注大肠 , 导致肠道的气机不顺畅 , 经络受到阻滞 , 这样形成的瘀血、浊气相互凝聚 , 最终形成息肉痔 。 总体来说 , 就是离不开湿热、瘀血、浊气等因素 。 这种病症 , 一般建议先手术治疗 , 再配合中药治疗 。 息肉痔的中医治疗 , 究竟应该怎么办呢?一般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 , 3个基本方 , 有助于消息除痔 。
1.外治灌肠方
如果是多发性息肉痔 , 可以采用灌肠的外治法 。 中医历来对于息肉的调治 , 颇有心得 , 尤其是有一些奇妙的中药 , 对于化解息肉有较好的作用 。 一般来说 , 可以选用乌梅、五倍子、紫草、贯众各15g , 牡蛎、夏枯草、海浮石各30g , 煎好过滤后灌肠 , 每次100ml药液保留灌肠 , 每天一次即可 。 这个灌肠方中 , 尤其是乌梅、五倍子、夏枯草等中药 , 都是化解息肉和治疗痔疮的经典良药 , 运用得当 , 对于息肉痔的恢复 , 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
2.凉血地黄汤
如果是多发性息肉 , 或者伴有大便带血或滴血 , 颜色鲜红 , 息肉表面糜烂充血或者有渗血的情况 , 大便的时候脱出或者不脱出肛门外 , 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 这种情况 , 一般辨证属于热伤肠络 。 这种证型的息肉是由于湿热浊气内结 , 气血壅滞、经络不畅而形成的 。 这种情况 , 应当予以清热凉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 代表性方剂有凉血地黄汤 。

凉血地黄汤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的《脾胃论》 , 全方由“黄柏(去皮 , 锉 , 炒)、知母(锉 , 炒)各一钱 , 青皮(不去皮瓤)、槐子(炒)、生地黄、当归各五分”等6味中药组成 。 但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 , 可以随症加减 , 比如增加黄连、黄芩、生地黄、地榆、赤芍药、天花粉、荆芥、升麻等中药 。
那么 , 这个凉血地黄汤的方药配伍和随症加减究竟有什么奥秘呢?通过加味后的凉血地黄汤 , 能够增强滋阴凉血的能力 , 所用的黄柏、知母主要起到清热燥湿的作用;而黄连、黄芩主要起到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 , 其中黄连重于泻心火 , 而黄芩清肺热之力最强;方中的生地黄、当归主要起到凉血养阴以降火 , 并能滋血和血的作用;地榆、槐角、赤芍凉血止血 , 清热解毒 , 消肿敛疮;天花粉、荆芥、升麻祛风透疹 , 消肿排脓 。 这些中药联合起来 , 可以起到滋阴清热、凉血止痛的妙用 。
3.萆薢渗湿汤
如果是多发性息肉 , 或者伴有大便带血 , 血与肛肠粘液相混 , 大便的时候肿物脱出 , 肛门坠胀或者腹痛 , 舌质红、舌苔黄腻 , 脉象滑或者弦数 。 这种情况 , 一般辨证属于湿热下注 。 这种证型的息肉是由于湿热邪气下注肛门直肠 , 与浊气互结 , 形成肿物 。 由于湿热日久 , 伤及正气 , 所以也会导致气虚下陷 。 因此 , 这种情况应当予以清热利湿的方法来进行调治 , 代表方剂有萆薢渗湿汤 , 但在临床上仍然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 , 随症加减 。

萆薢渗湿汤出自《疡科心得集》 , 全方由“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牡丹皮、泽泻、滑石、通草”等八味中药组成 , 原著没有记载方药剂量 , 而且原著用这个方剂主要是用于治疗“湿热下注 , 臁疮漏蹄” , 但后世医家发现 , 这个方剂对于内外痔、混合痔和息肉痔等痔疮疾病 , 也有较好的疗效 , 不过往往会在这个方剂里加上黄芪、当归、炙甘草等中药 。
萆薢渗湿汤虽然只有八味中药 , 但是配伍却十分巧妙 。 方中的萆薢主要起到利水祛湿、分清化浊的作用;而黄柏主要起到清热利湿、解毒疗疮的作用;泽泻主要发挥渗湿泄热的作用;薏苡仁主要发挥利水渗湿的作用;赤茯苓主要发挥分利湿热的作用;滑石主要发挥利水通泄的作用;牡丹皮不仅可以发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 还可以发挥清膀胱湿热、泻肾经相火的作用 , 辅助主药萆薢 , 使下焦湿热从小便排出;而通草主要起到清热滑窍、通利小便的作用 , 使湿热随小便而出 。 这样 , 全方的几味中药联合起来 , 共同起到导湿下行、利水清热的作用 。
总之 , 息肉痔 , 除了治疗外 , 预防与调养依然很重要 , 有相关的疾病 , 要及时治疗 , 比如慢性肠炎、肛窦炎、内外痔等 , 不能任由它发展;再者 , 要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卫生 , 还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 尤其是排便时不要看书、刷手机等 。
参考文献
[1
陈红风.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新世纪第5版)[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21.
[2
谭新华 , 何清湖.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外科学(第2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
【息肉与痔疮合体,该如何突围?妙用这3个基本方,有助于消息除痔】【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 。 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 , 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 , 未经授权 , 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