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观古今东西,中医“新路”在何方——何裕民等中医大咖共议未来

央广网北京3月4日消息 关于中医是否是“伪科学”的争论从新世纪以来就反复被提起 , 从《黄帝内经》开始经历数千年传承的中医 , 面对新时代数据化、分子化的浪潮 , 中医能否给出一份答卷 。
实际上科学界有一个基本认识:在16世纪之前中国的医学水准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 内服、外用;金创、疟疾等各种不同用途用法的中医疗法在那个时代无疑是拯救了无数人生命的技术 。
18世纪开始 ,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带来的各方面技术蓬勃发展 , 西方科学观中诞生的西方医学成为了世界的主流医学技术 。
在中国经历百年未有的历史大变革时 , 西方医学的导入无疑对传统中医产生了巨大冲击 。
一方面是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导致的中医传承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损失 , 另一方面是西方医学能够伴随着现代科技进步而不断发展 , 此消彼长之间 , 对于中医是否“科学”的问题被摆上了台面 。 关于这个问题有过许多的争论 , 近些年大家比较熟知的可能就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学专家何裕民教授在陈蓉博客的“世纪之辩” , 而追溯到民国国民政府执政期间 , 也有过“废除中医 , 全盘西化”的风潮 。
可从史实角度看 , 在西方科学诞生的千年之前 , 中医一直都在充当救死扶伤的角色 , 治疗效果是实际存在的 。
其解读角度通常来自于古人的经验和哲学观 , 以天地人为切入点 , 有别于现代分子细胞论的一种对人体生理的科学解释方法 。 而近些年经络学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关联关系被现代科学证实 , 将各种中药成分在提纯后精化成为攻克现代疑难杂症已经被证实有效 , 并且成为了许多药业的研究方向 。
那么中医是否要就这样迎面接受现代科学 , 全面进入细胞分子化的研究方向?还是根据探寻历史 , 传承传统哲学史观 , 继续传统中医的研究方式?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很难现在就下定论 , 但是现在可以透过这些现象明确的是 , 西方医学并非唯一的真理 。 甚至在此之上 , 中医除了包含有科学层面的价值外 , 还包含着中国特色的文化色彩 , 作为一种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实用技术 , 中医在带着中国文化传颂到世界各地时候 , 也将随着中国文化不断进步 。
【科学界|观古今东西,中医“新路”在何方——何裕民等中医大咖共议未来】3月17日 , 著名临床肿瘤专家 , 上海中医药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将直播现场连线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约教授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 现任国家卫计委生命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医学与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卫计委政治思想委员会卫生文化分会常务副会长的袁钟教授;现任快乐老人报社长、潇湘晨报社副总编辑、快乐老人大学校长 , 老年问题专家 , 著有《小趋势》等书 , 粉丝数百万的赵宝泉社长;中医学者、资深媒体人佟彤老师直播连线 , 与我们一同探寻中医“新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