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全国各地的不同习俗 贴秋膘咬秋洗澡

【导读】今天是24节气的立秋,立秋这一天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我们听的最多就是贴秋膘,有些城市立秋这天洗澡时间都有讲究,防止长痱子 。那么,立秋这天全国都有哪些习俗呢?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
吃红烧肉“贴秋膘”
“咬秋”习俗
“立秋之日凉风至”,作为一个季节类节气,立秋是秋天的开始 。熬过了漫长的炎炎夏日,人们有了食欲,所以立秋的民俗多与吃有关,尤其是吃肉 。
赤小豆、井水服,洗澡为防秋老虎
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时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 。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
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 。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从唐宋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7粒至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

立秋全国各地的不同习俗 贴秋膘咬秋洗澡
清朝,民间还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和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的话就叫“苦夏” 。

立秋这天洗澡方面很讲究 。有的地方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阳晒过的水洗,有的地方这天还忌讳洗澡 。
这些讲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不生秋痱子 。因为在立秋后还有“秋老虎”一说,还会热上一段时间,所以盛夏的一些如痱子等疾病还会存在 。
比如,老苏州人在立秋这一天,就有早上洗温水澡的传统 。有的时候,还会从院子里的薄荷树上剪下数片薄荷叶,放在泡澡水里 。
另外,因为立秋是要庆祝的节日,所以宋人笔记《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 。”戴楸叶的习俗,今天在胶东、鲁南一些地区仍有保留 。

立秋全国各地的不同习俗 贴秋膘咬秋洗澡
红烧肉、爆肚冯,解馋之余还养生
【立秋全国各地的不同习俗 贴秋膘咬秋洗澡】 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 。伏天人们胃口差,不少人都会瘦一些 。瘦了当然要补了,办法就是到了立秋吃味道厚的美食,首选吃肉 。
这个习俗在北方尤其盛行 。比如,老北京的四合院人家,立秋时多炖肉、烧鱼、炖鸡鸭,其肉多烹制成红烧肉、白切肉或自制酱肘子肉,也有这天吃肉或螃蟹肉馅或瓜馅饺子的 。

讲究的文人墨客名伶有“要吃秋、有爆肚”之俗,吃爆肚有养脾胃之功效,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 。北京人吃爆肚讲究去东安市场、大栅栏的门框胡同和东四牌楼等地,那儿有著名的爆肚冯、爆肚满等,他们的爆肚制作精细,肚嫩佐料唯美 。
著名作家鲁迅、巴金、丁玲等名人曾是门框胡同的常客,戏剧名伶梅兰芳、马连良、李万春、小白玉霜等也都很喜欢吃爆肚 。
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在这天吃炖肉别提多讲究了 。家里的主妇要到市场上买一大块非常新鲜的猪后臀尖肉,回到家里洗净 。在炉子上坐好了锅,里面除了切成方块的肉和水以外,还要放上葱、姜、蒜、花椒、大料、料包、大酱、盐等,用文火炖 。

立秋全国各地的不同习俗 贴秋膘咬秋洗澡
在这里面的料包可不简单,它是由丁香、肉桂、桂皮、香叶、木香、凉姜、白芷、陈皮、豆蔻、砂仁、桂圆、小茴香、甘草等20多种中草药香料组成的,炖出来的肉香味扑鼻 。可以说在这一天里,整个城市完全沉浸在炖肉的香味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