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双博”人生!72岁老人装了心、脑起搏器后,生活回归正轨( 二 )


“病情加重的这五六年时间 , 我们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她翻身 。 有时凌晨两三点 , 有时深夜十一二点 , 她痛苦异常 , 我们做子女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 ”小唐先生和他的姐姐唐女士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 。 “直到现在 , 有时深夜还会产生幻觉 , 得起来给妈妈翻身了……”
离心脏起搏器15厘米
再装一个脑起搏器
姐弟俩兜兜转转找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刘金龙教授的诊室 , 这才知道原来帕金森是能够得到很好控制的 。
控制|“双博”人生!72岁老人装了心、脑起搏器后,生活回归正轨
文章图片

“帕金森除了药物治疗 , 神经外科领域已经发现了此类患者的外科干预手段 , 那就是通过植入脑起搏器(DBS)电刺激相关的核团区 , 来纠正、干扰大脑发出的错误指令 。 ”刘金龙告诉南都采访人员 , 如果将大脑比喻成一个中枢的话 , 其发出的指令往往是通过电信号来传递的 , 而这些电信号一旦紊乱 , 也就是大脑内“乱放电” , 于是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疾病 , 比如癫痫、帕金森 。
虽然现代科学对于人体大脑的开发、研究也就是在30%左右 。 但对于帕金森病人致病因素还是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 。 那就是大脑某些部位发生退行性变 , 导致神经递质分泌不足 , 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比如苍白球内侧部-GPi、丘脑底核-STN等)出现了异常的神经电信号活动 , 从而出现不受控制的症状 。
“发现了这一点很关键 , 我们可以通过特殊的仪器 , 将电极深入到这些核团里去进行高频放电 , 打乱这种控制环路或神经递质出现的电信号紊乱 , 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 ”实际操作中定位这些关键的运动控制中枢 , 难度不小 。 而李银彩老人的情况又更加特殊一些 , 她的体内已经有了一个放电装置 , 要避免两个装置之间不互相干扰 , 两个放电装置的间隔要超过15厘米 。
“之前植入的心脏起搏器由于不耐受核磁共振检查 , 这给手术定位也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 相对于CT这样的横断面扫描 , 核磁共振影像技术更能帮助我们查找到核团的位置 。 ”
【控制|“双博”人生!72岁老人装了心、脑起搏器后,生活回归正轨】控制|“双博”人生!72岁老人装了心、脑起搏器后,生活回归正轨
文章图片

若是没有心脏起搏器的干扰 , 刘金龙教授会在手术之前反复比对CT、MR(核磁共振)影像检查得到的相关数据 。 并将两套影像数据叠加 , 重构 , 形成一套三维坐标体系 , 并根据影像数据得出的X、Y、Z轴 , 反复推敲电极植入的路径、深度 , 以确保植入的电极最大限度地深入核团内 。
无法接受核磁共振检查 , 术前环节只能通过CT这一手段来了解定位问题 , 术中则更需仰仗手术专家的经验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脑电信号收集 。 “手术中电极植入的稍有偏差 , 不仅控制不了震颤 , 还可能带来其他刺激相关并发症 。 比如手足肌肉强直、眼球运动障碍、半身感觉功能异常等等 。 ”
李老太太接受的DBS植入手术 , 是在全程麻醉状态下进行 。 在手术操作的同时 , 兼顾好电生理反馈情况 , 前后五个小时 , 老人的手术才算大功告成 。 两根电极针的一端 , 被分别放置在了大脑左右两个靶区 , 另一端则连接在了一个名叫脉冲发生器的小盒子里 。 这个能无线充电的盒状的东西 , 能适时释放低压电能 , 纠正原本发出的胡乱信号 。
小盒子还能接受遥控装置的开机指令 , 为了与心脏起搏器保持足够的距离 , 刘金龙教授特意将小盒子埋入右侧腋下 , 使用期限可以长达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