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性|新版核酸检测指南发布:检测范围由“全员”改为“区域”,突出科学性精准性,有效利用宝贵资源

昨天 , 《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在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 。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介绍 , 新版指南将检测范围的表述由“全员”修改为“区域” , 强调核酸检测范围划定的科学精准 , 同时要求划定区域范围内的核酸检测一律在24小时内完成 。
近期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 出现了多个省份同时发生聚集性疫情 , 或一个省份多个城市同时发生疫情的情况 , 加之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传播隐匿等特点 , 对组织开展核酸筛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 在充分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更新了指南 , 将“全员”的表述修改为“区域” 。
焦雅辉表示 , “全员”容易被误解为大水漫灌 , 修订为“区域”则更突出科学、精准划定核酸检测范围 , 有效利用宝贵的核酸检测资源 。 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 , 可能小到一个楼栋 , 也可能大到全市范围 , 具体要由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 , 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研究确定 , 并动态调整 。
指南的另一处重大修订是明确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所在的设区市 , 包括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 , 应当在24小时内完成划定范围的区域核酸检测任务 。 各地2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所需的采样人员数、核酸检测能力等 , 也有了明确测算指导 。
这个标准会不会过高?焦雅辉表示 , 郑州市、西安市、天津市等人口在1200万以上的超大规模城市 , 都有成功在24小时内完成整个城市核酸检测工作的实践经验 。 结合奥密克戎毒株的特点 , 为了提高早发现能力 , 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尽可能早地发现感染者 , 控制传染源 , “只有我们跑在病毒前面 , 才能战胜病毒 。 ”
区域核酸检测不仅是实验室检测工作 , 更是社会的动员和组织工作 。 除了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外 , 指南还要求增强各地组织管理能力 , 对区域内核酸检测能力要有充分了解和准备 , 社区采样的组织有序、采样检测信息化管理、采样操作的准确以及避免采样时可能的交叉感染、采送检的匹配、核酸检测的准确性以及每一轮检测后的科学研判等 , 都是必须注意的关键环节 。
抗原检测也被写入了指南 。 各地可以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 , 增加抗原检测作为区域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 , 研究细化实施方案后组织实施 。
相关新闻
应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面对外部输入的压力和内部扩散的形势 , 我国应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 他解释 , 从全球来看 , 新冠肺炎疫情仍处在大流行期 , 尤其是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 疫情还在上升阶段 。 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依然存在 。 聚焦国内 , 本土已呈现了点多、面广、频发的疫情态势 , 内防扩散任务艰巨 。 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危害来看 , 虽然其相对致病率 , 尤其是致重症率和致死率有所降低 , 但传播力很强 。
我国具备“动态清零”的基础、条件和能力 。 在过去几年的防控实践中 ,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应急机制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
热点回应
【科学性|新版核酸检测指南发布:检测范围由“全员”改为“区域”,突出科学性精准性,有效利用宝贵资源】当前疫情形势与之前有何不同?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本轮流行的病毒是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 具有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隐性感染和轻症病例比例较高的特点 。 从人群来看 , 90%的人已通过疫苗接种获得一定免疫力 , 感染后症状较轻 。 但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说 , 由于有大量的无症状或者隐性感染 , 使得疫情发现更困难 , 给及时控制疫情增加了难度 。 这就需要更早发现疫情 , 更快采取措施 , 各项措施的落实更彻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