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关注 “星星的孩子 ”抓住 “黄金干预期 ”

儿童|关注 “星星的孩子 ”抓住 “黄金干预期 ”
文章图片

◆吴为阁主任为患者看诊(资料图)
儿童|关注 “星星的孩子 ”抓住 “黄金干预期 ”
文章图片

【儿童|关注 “星星的孩子 ”抓住 “黄金干预期 ”】▲仙岳医院“海豚屋”
网络上 , 时常有人调侃自己“我自闭了” 。 其实现实中 , 这类群体非常痛苦 , 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 虽然能看见和听见 , 但是从不和人对视、交流 。 他们沉浸在内心的小世界中 , 仿佛只身一人活在遥远的星空之上 。 4月2日是第15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 让我们一起关注自闭症群体 , 让他们不再“独自闪烁” 。
1
孩子一周岁后仍不会说话家长要高度重视
据估计 , 中国大约有300万至500万自闭症儿童 。 自闭症作为一种精神障碍 , 其病因尚不清楚 , 目前尚无特效药 , 康复训练是目前主要干预方法 。 所以 , 只要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 , 可以减少自闭症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 缩短他们和正常孩子的差距 。 医生表示 , 部分自闭症患者经过科学治疗后 , 还可以融入社会 , 正常工作就业 。
临床上 , 自闭症孩子有康复训练“黄金期”之说 。 厦门市仙岳医院儿童心理科主治医师李宗磊表示 , 现在公认的康复治疗黄金时期是在孩子3岁以前 。 因为这个阶段干预不仅会改善儿童的行为 , 还会进一步引发脑部的变化 , 可塑性强 。 目前大部分患者 , 都是在2岁多的时候被父母抱来看诊 , 大部分父母都是因为发现孩子2岁多了仍无法开口叫“爸爸妈妈” , 这才着急来医院 。 有些老年人甚至认为:“贵人语迟 , 孩子说话晚是福气 。 ”李宗磊医师强调:“孩子超过12个月仍不会开口说话 , 就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 有可能是语言发育迟缓 , 也有可能是自闭症问题 。 ”
2
早发现具有积极意义3岁前是康复训练“黄金期”
虽说在婴儿期可能很难发现自闭症的征兆 , 但只要对孩子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 , 还是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 比如 , 母乳喂养时 , 婴儿和母亲没有眼神交流和互动;对亲人的呼唤“充耳未闻”;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比较僵硬 , 或者有的像“面条”式的柔软;缺乏社交性的微笑;特别好动或不爱动;不明原因的哭闹;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对一些奇怪的物体产生依恋等 。 “在我们门诊 , 最小的自闭症儿童是6个月 。 ”李宗磊医师说 , 随着现在公众意识的提升 , 有些80后、90后的年轻家长有一定的科普知识储备 , 自闭症儿童早发现的越来越多 , 对于确诊、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着积极的意义 。
提到自闭症 , 在很多人想象当中 , 认为只有那些有明显“特征”的孩子才是自闭症患者 。 “事实上 , 典型自闭症患者只占10% , 90%的患者都是不典型自闭症患者 。 ”厦门市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病区主任吴为阁认为 , 不是所有的自闭症孩子都是重症患者和精神残疾 。 有些孩子早期症状不典型 , 在3岁以后 , 18岁之前才会被发现有自闭症倾向的行为 。 此前 , 仙岳医院就接诊过一位初二的男生 , 他在快要进入青春期时 , 才表现出社交障碍、情绪不稳定、性格很孤僻等症状 , 严重时甚至还有自残行为 。 吴为阁主任说 , 这些患者错过了3岁之前的康复训练“黄金期” , 属于不典型自闭症 , 一般症状比较轻微 , 通过社交技巧训练 , 进行个体化认知行为治疗 , 如游戏治疗、家庭治疗和仿真训练等 , 可以完成学业、融入社会 , 与他人交流 。 毕业后 , 可以从事图书管理员、仓管员、园林绿化管理者等与人交流较少的岗位 。 对于那些擅长画画、音乐或是算数及记忆力良好的自闭症患者 , 也可以考虑从事绘画设计、广告排版、歌唱、数据统计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