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红烧肉的好处与坏处,怎么吃红烧肉合理

导读:红烧肉是热菜菜谱之一,以五花肉为制作主料,红烧肉的烹饪方式以砂锅为主,红烧肉是一道著名的本帮菜 。如果要找一些食物来代表中餐的话,红烧肉大概可以排到很靠前的位置 。声名显赫的“毛氏红烧肉”仅仅是伟人爱吃而得了名,成了一系列餐馆的招牌菜 。而“笨笨红烧肉”的突然窜红,则凸显了微博时代的八卦特质 。
不过一个可以用于佐餐的问题也就出来了:为什么红烧肉有那么大号召力呢?
从食品技术的角度,“红烧肉”有两个基本元素:“红烧”和“肉” 。而这个“肉”,在这道菜里一般是肥肉,至少也要半肥半瘦的 。虽说真要拿里脊来红烧也未必有人拦着,但多半会被真正的“食客”评为“不地道” 。这里,我们先说“肥肉”,再来说“红烧” 。

基因说:肥肉啊,我的爱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发展史中,绝大多数时候人类都是在为了食物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尤其是在每个人都吃“纯天然、有机、野生”食物的那个久远古代,人们 吃的大多数食物应该是野菜草根之类 。果实成熟的季节能够吃上甜食,但不懂得保鲜也不没有“反季技术”的他们,即便是能找到足够的果树,也吃不了几顿就烂掉 了 。而吃肉就更加困难,现代人拿着猎枪也未必总有收获,只有树枝石头的他们在打猎的时候还得考虑不要被猎掉 。即便是能够打到一些动物,天天天唱“为了生 活,我们四处奔波”的猎物们身上的脂肪也很有限 。
对他们来说,能够迅速补充体力的糖,和能量密度高的脂肪,无疑都是最优质的食物 。优质而难得,就越发渴望拥有 。对高脂、高糖食物的追求,在互相不通有无的各族人群中都流传了下来 。从世界各地对婴幼儿食品偏好的调查来看,这种偏好或许已经写进基因而成为“先天”的了 。
从现代食品科学的角度,,脂肪对于食物的风味至关重要 。一方面,许多风味物质存在脂肪中 。另一方面,许多香味物质本来就是油脂分解转化的产物 。而油脂产生的细 腻丰富的口感也不是纯蛋白、纯淀粉,更不是纤维素所能比拟的 。风味和口感,油脂尤其是肥肉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都具有巨大的优势 。
鼻子说:红烧还是肥肉好
再说红烧 。肉中总是有些蛋白质,而氨基酸与糖加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是各种肉类香气的来源 。除了烧烤和油炸,红烧大概是最能让美拉德反应发生的“低温烹饪” 了 。红烧里脊不正宗、一定要红烧肥肉或者五花肉的原因,在于脂肪在美拉德反应中并非只是打酱油,而是重要的参与者 。分子美食学的创始人蒂斯探讨过这个问题,发现主要是脂肪中的磷脂容易发生氧化,产物在纷繁复杂的美拉德反应产物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一个实验是用半胱氨酸和核糖进行美拉德反应 。在其中分别加脂肪酸或者磷脂,把得到的“肉味香精”用色谱进行分析,着重比较产生肉味的杂环化合物和脂肪氧化产物的谱峰 。结果证实,磷脂在美拉德反应产生“肉香”中具有重要作用 。于是,在完全不懂化学不懂生物的时代,老祖宗们琢磨出的红烧肥肉又一次被后世的科学证实了合理 。
健康说:肥肉好吃,不要贪多哦
不过,人类折腾了这么久,到底是进入了“营养过剩”比“营养不足”更受关注的时代 。“不天然、不野生”的饲养动物,可以轻易地提供极大丰富的脂肪 。老祖宗说“物极必反”又得到了例证:比他们更老的祖宗们为之流血乃至牺牲的脂肪,最终变成了健康的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