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声音 听见声音大就心慌害怕

【听见声音 听见声音大就心慌害怕】

听见声音 听见声音大就心慌害怕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听见声音大就心慌害怕,听见声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能听到声音依靠听觉,听觉是由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动来完成的 。
2、耳是听觉的外周感受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耳蜗组成;外耳和中耳是传音系统,内耳是感音系统 。
3、物体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的传播 , 经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传导系统,引起耳蜗内淋巴液和基底膜纤维的振动,并由此激起听觉细胞的兴奋,产生神经冲动 。
4、冲动沿着听觉神经传到丘脑后内侧膝状体,交换神经元后进入大脑皮层听区(颞上回),产生听觉 。
5、扩展资料:人类听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听感觉阈限有一个很宽的动态范围 。
6、就声波的振动频率这个参数而言,人能听到的纯音为16赫到2万赫之间 。
7、对声波振幅(音强)的感觉,最低可为0分贝,最高可达到120分贝 。
8、听觉阈限的个体差异较大,受年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9、音乐听觉比较灵敏的人,能在钢琴的两个相邻键之间分辨出20~30个中间音来 。
10、人和动物根据物体的声音及其变化,可以辨别发声物体的性质及其方向和距离等 。
1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听觉声音通过听觉系统的感受和分析引起的感觉 。
12、外界声波进入外耳道 , 引起鼓膜振动 。
13、鼓膜的振动频率与声波频率一致,振幅决定于声波强度 。
14、当鼓膜作内外方向振动时,通过三块听小骨的传递 , 使抵在前庭窗上的镫骨底板振动,引起内耳前庭阶外淋巴液振动 。
15、使前庭膜、蜗管内淋巴、基底膜、鼓阶外淋巴,以及圆窗膜相继发生振动 。
16、基底膜的振动使螺旋器的毛细胞与盖膜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引起毛细胞发出神经冲动,使耳蜗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 。
17、传至延髓,再经中脑下丘到内侧膝状体,最后到大脑皮质的颞叶,形成听觉 。
18、扩展资料听觉是由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动来完成的 。
19、耳是听觉的外周感受器官 , 由外耳、中耳和内耳耳蜗组成;外耳和中耳是传音系统,内耳是感音系统 。
20、人耳适宜的刺激是16~20000次/秒的声波振动 。
21、声源的振动引起鼓膜的振动 , 后者经听小骨的杠杆作用传到椭圆窗(前庭窗),进而引起内耳的外淋巴振动,即声波传入内耳 。
22、这样就使得原来振幅大、振动力弱的空气传导变成为振幅?。穸η康囊禾宕? ,其结果既增强了听觉的敏感度 , 又对内耳起保护作用 。
23、内耳外淋巴的振动引起膜蜗管中内淋巴、基底膜的振动,从而使螺旋器上的毛细胞产生兴奋 。
24、螺旋器和其中所含的毛细胞是真正的声音感受装置,听神经纤维就分布在毛细胞下方的基底膜中;机械能最后在这里转变成神经冲动,即毛细胞的兴奋引起听神经纤维产生冲动,并经听神经纤维传到皮层的听觉中枢 , 引起听觉 。
25、另一方面,当鼓膜振动时,由中耳鼓室内的空气振动椭圆窗也可引起基底膜振动,但这一传导途径正常情况下并不重要,只在听小骨损坏时才显示出其作用 。
26、此外,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除上述经外耳、中耳的气传导之外,还可通过骨传导,即声音通过颅骨的振动引起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发生振动而产生听觉,正常情况下骨传导更不重要 。
27、 耳朵的结构及我们如何听到声音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
28、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 。
29、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锥骨、镫骨和钻骨上相震动 , 将声音传到内耳 。
30、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 。
31、人的耳朵具有产生听觉和平衡觉的功能 。
32、正常人的耳朵大约可分辨出40万种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有些小到微弱得只能使耳膜移动氢分子直径的十分之一 。
33、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波 。
34、它在空气中传播到达外耳 , 在通过外耳道时,对语言清晰度特别有意义的3000赫兹频率左右的声音 , 会得到放大 。
35、声波振动鼓膜带动听鼓链运动,并使耳蜗卵圆窗振动 。
36、由于鼓膜和卵窗的面积比和听鼓链的杠杆作用 , 声音又一次被放大 。
37、卵圆窗的振动使耳蜗内淋巴液移动,淋巴液的移动,使相应毛细胞发生摆动 。
38、毛细胞将机械运动转换成电冲动传给附近的螺旋神经节,经由听神经向听觉中枢传递 , 我们便听到了声音 。
39、这是声音的气传导,是正常人最常用的 。
40、另外声音通过振动人的骨胳,也可以使耳蜗淋巴液移动 , 摆动内耳毛细胞,产生听觉 , 这便是声音的骨传导 。
41、耳朵主要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 。
42、认识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T:在我们的耳朵里有一个结构,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能够感应,大家猜猜看 , 那是什么?S:鼓膜 。
43、2.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T:鼓膜究竟接受声音时会怎么样呢?让我们动手做一个鼓膜模型吧 。
44、分组实验:在烧杯上方铺一块气球皮 , 用橡皮筋固定,在“鼓膜”上方放少量碎纸屑 。
45、在“鼓膜”上方制造不同的声音(强、弱;远、近),观察比较鼓膜的变化 。
46、要点提示:A 鼓膜接受声音时会怎么样?B比较声音较强和较弱时,“鼓膜”是怎样振动的?C比较声音从不同远近传来时 , “鼓膜”是怎样振动的?交流:鼓膜接受声音时会振动 。
47、当声音强时,“鼓膜”振动地较激烈;当声音弱时,“鼓膜”振动地较柔和 。
48、当声音从较远处传来时,“鼓膜”振动地较柔和;当声音从较近处传来时,“鼓膜”振动地较激烈 。
49、3.我们怎么听到声音出示耳的结构图 , 小组讨论:现在你能说说声音是怎么被我们听到的吗?交流讨论结果:耳廓收集声音,声音通过耳道到达鼓膜,鼓膜产生振动 , 并传递给听小骨,听小骨再将振动传递给耳蜗,从而传递给听觉神经 , 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觉到了声音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