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全诗 乘风破浪终有时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全诗 乘风破浪终有时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乘风破浪终有时 ,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全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是唐代李白所作 。
2、全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3、停杯投箸不能食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6、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7、2、释义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
8、胸中郁闷啊 , 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 , 我心里委实茫然 。
9、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 , 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
10、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
11、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 , 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相信总有一天 , 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3、出处《行路难》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
12、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 , 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 。
13、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
14、《行路难》是天宝三载(744年)离开长安时所作 。
15、2、赏析这首诗一共十二句,八十四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 。
16、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
17、诗的一开头,“金樽清酒” , “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 。
18、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 , 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 。
19、中间四句 , 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姜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 。
20、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 。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全诗 乘风破浪终有时】21、“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 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 , 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
22、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
23、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
24、“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 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
25、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 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
26、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27、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 。
28、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 。
29、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 。
30、此诗多写世道艰难 , 表达了离愁别绪 。
3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路难三首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