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分享一味良药——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提壶揭盖”治便秘

蔡京|分享一味良药——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提壶揭盖”治便秘

文章图片

蔡京|分享一味良药——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提壶揭盖”治便秘

文章图片

蔡京|分享一味良药——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提壶揭盖”治便秘

文章图片


【蔡京|分享一味良药——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提壶揭盖”治便秘】紫菀又称青菀、紫蒨、紫菀茸、关公须、返魂草 , 为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 高40~150厘米 。 生于低山阴坡湿地、山顶和低山草地及沼泽地 , 我国长江以北多有分布 。 药用的紫菀 , 是指本植物的根和根茎 。 《本草纲目》说紫菀:“其根色紫而柔宛 , 故名 。 ”紫菀是药 , 醋盐处理后 , 也作菜用 , 号称仙菜 , 香辣可口 。 如明代姚可成《食物本草》说:紫菀“连根叶取之 , 醋浸 , 入少盐收藏 , 作菜辛香 , 号名仙菜 。 盐不宜多 , 多则腐也 。 ”

紫菀味苦、辛 , 性温 , 能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 可用于咳嗽气急、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大便不通等病证 。 从其用途看 , 紫菀几乎专为肺病而设 , 如《本草纲目》说“紫菀肺病要药” , 《本草约言》也说:紫菀为“清肺润肺之要药也” 。 紫菀与款冬花为姐妹药 , 中医称为“对药” , 两者功效相近 , 临床经常合用 , 唯化痰和止咳略有偏重:“紫菀以化痰为主 , 款冬以止咳为主 。 (明·李中梓《本草征要》)”

实际做菜时 , 一般是去根取苗用的 , 如清炒紫菀:紫菀幼嫩苗250g , 食盐、味精、香油各适量;嫩苗洗净 , 锅中香油烧六成熟时 , 放入翻炒 , 撒入食盐、味精 , 炒至紫菀熟透即成 , 食之爽口 。 又如紫菀腌咸菜:将鲜嫩幼苗去根、黄叶及病虫叶 , 洗净 , 在沸水中浸烫1~2分钟 , 捞出沥去水分 , 以20% 食盐搅拌 , 加入少许花椒等调味品 , 装坛封藏 , 通常作凉菜食用 。

文末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紫菀的故事 。
宋代蔡京才思敏捷 , 文笔优美 , 书法高超 , 深得宋徽宗赏识 , 他的官宦生涯真可书上一笔:四次任宰相 , 四次被罢免 , 是宋代沉浮最大的宰相 。 据明代俞弁《续医说》记载:蔡京任职期间 , 曾经患过肠胃病 , 大便难以解出 , 每当如厕 , 则痛苦不堪 , 虽然御医费尽脑汁 , 但始终不见效果 。
这不能全怪于御医的医术不精 , 蔡京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原因 。 原来蔡京也懂医术 , 对便秘的效药大黄也略有所知 。 大家知道 , 大黄药性峻烈 , 历代有“将军”之称 , 但用之得当 , 则效如桴鼓 , 不会有什么毒副作用;倘若虚体误用 , 又失配伍 , 那才有伤体之虞 。 俗话说:“人参杀人无过 , 大黄救人无功” , 这足见大黄的救治功效 。 可是蔡京医术肤浅 , 认为用之伤人 , 拒绝在处方中使用 , 这或许是导致御医久治无效的原因之一 。

好在当时有一个名叫史载之的民间医生得知此情 , 执意要给蔡京治病 。 蔡京此前并未听说有此医生 , 也不知道他来自何方 , 但病已至此 , 只得一试 。 史载之也不谦逊 , 当他问清病史、切完脉后 , 便直截了当地向蔡京索要用钱 , 然后差人去买了紫菀 , 将其研为细末 , 让蔡京开水送服 。

服药片刻 , 蔡京便腹中转气 , 急欲大便 。 而当大便一出 , 蔡京又重新感受到久违了的轻松 , 高兴之余 , 便向史载之讨教用药原理:你怎么想到用治咳嗽(治肺)的紫菀来治我的便秘的?史载之解释说:肺脏在上 , 大肠在下 , 两者关系非常密切 , 中医把这种紧密关系叫做“肺与大肠相表里” , 现在在上的肺窍闭塞了 , 在下的大肠就不能顺利地输送大便而出现便秘 , 强行通便是很难取得效果的 , 譬如倒水 , 上面的水壶盖紧了 , 壶中之水就不容易从下面壶嘴中流出;而当壶盖敞开了 , 壶水就会哗哗直流 。 蔡京听罢 , 恍然大悟 , 至此才知自己才疏学浅 , 原来中医理论博大精深 , 治病还有如此之妙 , 真是大开眼界啊!自此以后 , 蔡京对史载之的医术钦佩不已 , 而后者也因此而名声大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