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拳 寸拳是谁创的


寸拳 寸拳是谁创的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寸拳是谁创的,寸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寸拳:即在短距离内,以前手或后手直拳骤然爆发出强大的寸劲 , 亦称寸劲拳 。
2、寸拳的劲路:呈警戒式,前臂屈肘 , 前手掌心向上,置与胸平,后手防护于肋部,手掌由外向内螺旋式前进,同时握立拳发寸劲击向目标 。
3、 要点:发寸劲时不宜过分伸直手臂 。
4、若伸得太直 , 这拳就打老了,拳谚云“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即为此理 。
5、功法训练1.马步冲拳法呈马步式,双手掌心向上平置于腰部,目视前方,右掌变立拳向正前方出击) 。
6、右拳变平掌,收回置于腰部,随即左掌变立拳向正前方出击 。
7、左右来回冲拳 。
8、每组40-50次 , 分3组练习 。
9、旨在练习寸拳的速度 。
10、要点:出拳发劲时,可结合本文“寸拳的劲路”一则 , 两手交替冲拳 。
11、2.震步冲拳法 呈马步式,左拳护于肚脐处(意守丹田),右拳前撑,舌抵上腭 , 气沉丹田,目视右前方,右拳向外划圆,同时收右脚震步 , 左拳变掌前冲,左掌背与右拳眼相合 。
12、上动不停,上左脚闯步冲拳,此为左式 。
13、再练右式 。
14、右式与左式动作相同,惟方向相反 。
15、每组8~10次 , 分3组练习 。
16、旨在练习寸拳的浑厚劲 。
17、要点:前手划圆与震步为起式,划圆要柔,震脚要狠 , 掌背与拳眼相合要放松自然,闯步冲拳为发劲,步要沉,拳要稳 , 步与拳协调一致 , 内外相随,形神合一 。
18、3.寸拳击靶法 呈警戒式,前掌平置于靶前 , 骤然发寸劲拳击靶,收回直拳再击靶 。
19、反复练习,每组40-50次,分3组练习:也可左右式前后拳交替练习 , 旨在练习寸拳的灵活性 。
20、要点:出拳发劲时 , 后脚尖蹬地,调胯扭腰,腰马合一,劲达拳面 。
21、4.侧卧单练法单脚着地左拳支撑身体,右手放于腰背部.舌抵上腭 , 气沉丹田,吸气屈臂下落,呼气撑起,再吸气屈臂下落,如此反复练习 。
22、每组8-10次,分3组练习 。
23、旨在练习单侧臂力及拳面硬度 。
24、要点:起落要配合呼吸,意、气、力合一 。
25、初习者如不能起落,可以单臂支撑1~2分钟 。
26、寸拳技击——打穴法穴位 , 又称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
27、穴位分别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脏腑,故腧穴一经络一脏腑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
28、穴位用于临床医学,通过对穴位的针灸、推拿、理疗,可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平衡,脏腑调合 。
29、用于武术技击 , 通过对穴位的击打,可使经脉闭阻 , 脏腑功能失调 , 轻则瘀血肿痛,重则危及性命 。
30、截拳道寸拳打穴法讲究一击必杀,而战术思想上应以防守反击为主,避实击虚 。
31、避实后的击虚,仍赖于大巧若拙的招法完成 。
32、1.捋手击章门 对方以直拳击我面部 。
33、我观其肩一耸,速以前手抓捋对方肘臂至腕关节,此为避实;同时以后手直拳发寸劲击打章门穴,此为击虚 。
34、章门穴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击打后可致腹部胀痛,重则肝脏破裂 。
35、2.闪步击中脘 对方右拳击我面部 。
36、我速后脚向左侧闪步,避其实拳 。
37、同时以前手寸拳击打对方中脘穴,即击其虚,中虚无所主,故能以已之实击彼之虚 。
38、中脘穴在上腹部正中线,在脐中上四寸 , 击打后可致呕吐、胃痛,重则呕血 。
39、要点:闪身要灵活自如,一闪即打 。
40、3,架打击膻中对方以劈拳打来 。
41、我顺势靠近,后手架、前手打,此合称架打式 。
42、后手架为避其劈拳,前手以寸拳击打膻中穴,则为击其虚 。
43、膻中穴在胸部 , 前正中线,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击打后可致胸痛、气喘 , 重则心慌神乱 。
44、 要点:对方欲劈拳时,必身形扭动,我缩身以架打击之 。
45、4.接腿击血海 对方以鞭腿击我肋部 。
46、我顺势以前臂接其腿,此为避其实 。
47、随即速以左寸拳击对方血海穴,此为击虚,即攻其薄弱处 。
48、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上端6厘米,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
49、击打后可致局部瘀血肿痛 。
50、若久不治疗 , 可致消化系统病变.要点:接腿的同时,即击打血海穴,避其实处,攻其虚弱,充分表现出后发制人的战略思想 。
51、“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 ,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 。
52、大巧若拙的招式是依赖谋略和战术的,有了避实击虚法的理论指导,实践中的寸拳打穴法才能真正反映出中国武术的拳道合一 。
【寸拳 寸拳是谁创的】53、正之谓“大巧若拙,反朴归真,内蕴天地变化之机,外藏鬼神莫测之变”——李小龙 。
54、上面都说全了!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