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3次化疗,最后发现是误诊?误诊概率远比你想的大

不知道大家在看病就医过程中 , 有没有被误诊过?
明明只是痔疮 , 却被诊断为直肠癌明明是荨麻疹 , 却说是头藓来自河北的张先生就遇到了被误诊的情况 , 一年前张先生查出肺部有阴影 , 被诊断为肺癌 。 做了三次化疗后 , 被紧急叫停 , 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得肺癌 。
到底发生了什么 , 让张先生平白无故地做了手术和术后化疗?
一年前 , 在单位例行体检时 , 医生发现张先生「右上肺有肿块阴影 , 大小为6x5x3cm , 边界不清」 。 医生建议张先生进一步检查 , 于是张先生又拍了普通X线胸片 , 做了CT扫描 。
做了3次化疗,最后发现是误诊?误诊概率远比你想的大】多位影像学专家对张先生的影像进行了会诊 , 但诊断意见不一 , 有的认为是肺癌 , 有的认为需要观察 。
张先生听到有可能是肺癌 , 决定不再观察 。 2021年10月 , 张先生接受手术 , 切除了右上肺的肿块 。
医院的病理切片报告显示:切面呈灰白色 , 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正常肺结构消失 , 被肿瘤组织代替 。 肿瘤组织细胞丰富 , 呈浸润性生长 , 细胞异型性明显 。
做了3次化疗,最后发现是误诊?误诊概率远比你想的大
文章图片
△张先生病理报告
根据术后病理切片报告 , 医院确诊张先生所患的病为:「肺的低分化腺癌」 。
根据治疗方案 , 张先生术后开始接受化疗 。
医生阅片后发现 , 张先生所患并非「肺的低分化腺癌」 , 而是肺炎病变所呈现出来的瘤样肿块 , 让他立即停止化疗 。
张先生在术前完善了检查 , 术后切除的肿块也进行了病理诊断 , 为什么还是出现了“把炎症当癌症治疗”的乌龙?
临床上肿瘤误诊的原因比较复杂 , 综合来说 , 可能涉及医院设备条件、疾病本身、医生、病人和社会等诸多因素 。
在肿瘤诊断中 , 除了要用到仪器设备 , 也需要用到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 , 比如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等 。 有的医院医疗水平相对有限 , 没有引进这些技术 , 在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肿瘤分型、分期方面能力相对不足 。
做了3次化疗,最后发现是误诊?误诊概率远比你想的大
文章图片
误诊和疾病本身的诊断难度也有密切的关系 , 越早期的癌症 , 病症的表现就越不典型 , 诊断难度较大 , 容易发生误诊 。
有些基层医院或年轻医生诊断经验较少 , 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一定诊断能力 , 但对于一些少见或罕见疾病的诊断能力较弱 。
种种原因导致临床上还没有办法做到杜绝误诊 , 那么 , 现实中误诊的情况多吗?该如何避免误诊呢?
临床治疗中各类疾病的误诊率不尽相同 , 有学者通过对《临床误诊误治》杂志(我国分析误诊病例的专业杂志)的分析发现 ,。
就癌症误诊率来说 , 某病理科主任曾指出也就是说 ,
正因为首诊中误诊的存在 , 二次诊断变得十分必要 。
二次诊断意见 , 也叫第二医疗意见 , 是在患者已经获得第一次诊断意见的基础上 , 申请外院/医疗机构/实验室作出客观的分析和第二次诊断 , 出具诊断报告和治疗建议 。
做了3次化疗,最后发现是误诊?误诊概率远比你想的大
文章图片
二次诊断会邀请各科专家对患者首诊结果和所有病历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 能够极大程度避免误诊 。
患者在确诊癌症时往往不知所措 , 医生诊断准确吗?治还是不治?怎么治?当必须作出治疗决定时 , 寻求二次诊断可以避免尴尬的医患关系 , 如果确是误诊 , 及时止损;如果诊断无误 , 也能更加信任主治医师 , 积极配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