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科学证实!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老年痴呆

蛋白|科学证实!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老年痴呆
文章图片

老年痴呆 , 又称阿尔兹海默症(AD) , 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已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性疾病 , 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 , 病程长达10~20年 , 病因迄今未明 。
蛋白|科学证实!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老年痴呆
文章图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 AD患病率逐年上升 。 2021年11月 ,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发布 , 报告显示 , 2019年 , 中国现存的AD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超过1300万例 , 预计到2050年患病人口将超过2000万 。 阿尔茨海默病是65岁及以上人群的第五大死因 , 也是导致残疾和健康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 , 已成为影响全球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 。
目前市场上治疗AD的药物只能改善症状 , 还没有药物能减缓或阻止AD造成的神经损伤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 近年来研究人员从肠道微生物出发 , 提出了“微生物-肠-脑轴”的概念 , 并以此为基础发现了肠道菌群与AD有关 。
肠道菌群是引发老年痴呆的又一元凶吗?
肠道中寄居者数以千万计的微生物 , 它们数量众多、种类丰富 , 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 。 这些微生物被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三大类 , 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中 , 与宿主互利共生 。 一旦失衡 , 就会引发许多疾病 , 如胃肠疾病、代谢性疾病(肥胖、高血压等)、癌症、精神性疾病(如自闭症和AD)等 。 这些疾病的发生伴随着肠道菌群的改变 , 反之亦然 。 实验证实痴呆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和拟杆菌菌量下降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上升 , 痴呆动物的肠道菌群是紊乱的 。
蛋白|科学证实!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老年痴呆
文章图片

肠道菌群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存在一个双向的信号传递途径 , 二者之间互相影响 。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内分泌系统、色氨酸代谢、肠脑轴神经传导以及免疫系统等多种信号通路影响大脑的活动和行为功能 , 从而参与老年痴呆的发生发展过程 。
01 生成具有神经递质活性物质
多种肠道细菌可产生5-羟色胺、多巴胺、乙酰胆碱或 γ-氨基丁酸(GABA)等而发挥激素或神经递质样物质的作用 。 如乳杆菌属、乳球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细菌可产生GABA , 而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 其信号传递异常和焦虑、抑郁以及包括AD在内的认知障碍有关 。 而生孢梭菌能够利用色氨酸产生强抗氧化剂3-吲哚丙酸 , 能够清除血浆以及脑脊液中的自由基 , 对AD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
02 短链脂肪酸和炎症反应
肠道菌群能够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 , 为宿主供能的同时 , 还具有保护肠道屏障的作用 , 当产生SCFA的细菌减少时 , 肠道粘膜通透性增加 , 易发生炎症反应 , 同时部分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内毒素、β淀粉样蛋白等通过循环进入大脑 , 进而导致大脑炎性状态改变 , 海马区神经发生受到抑制 , 导致了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损伤 。 在AD患者的血液中发现有“β淀粉样蛋白”和“Tau 蛋白”等蛋白质 , 且其增多还与“拟杆菌群”的增多呈正相关 。
蛋白|科学证实!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老年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