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的历史故事 唇亡齿寒的主人公是谁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刘邦最大的才能是什么?
有人说刘邦知人善用,有人说刘邦机智善变,也有人认为刘邦为人大方,不拘小节 。 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从底层翻盘成为大汉帝国的开创者,刘邦的身上无疑有许多常人没有的优点和才华 。
但是刘邦再怎么优秀,再怎么厉害,他也不是一个完人、神人 。 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也会有一筹莫展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也会有打败仗的时候 。
但是,刘邦有一个看似不起眼,但是却非常重要的优点,弥补了他的不足 。 这个优点就是善于听取和采纳别人的意见建议 。
毛泽东常说,听人劝,吃饱饭 。
善于听劝,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 谋士蒯通就发过这样的感概:“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 。 ”
意思是听取意见可以得知事情发展的趋势,善于谋划是事情能够成功的关键 。 未能听取正确意见同时谋划出现错误却能够长治久安的,很少 。
古人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哪怕是再聪明的人,也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才能集思广益,才能查漏补缺 。
在这一点上,刘邦就做得非常好,他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建议,最终以弱胜强,打败了项羽 。
善于听劝,要听得进善于听劝,首先就要听得进,愿意听 。 很多人会认为,这有多难,觉得我也能做到,事实上,很多人都做不到 。
项羽领兵进了咸阳后,有人给他提了一个建议:“关中地区有山川阻塞四方,土地肥沃,在这里建都可以称霸 。 ”
项羽一心想着衣锦还乡,没有听从这个建议,游说的人就说:“人们说楚国人像是沐猴戴了人的帽子,还真是这样 。 ”项羽听说后,就把那人给烹杀了 。
刘邦初步平定天下后,计划长期在洛阳定都 。 这时有个齐国人,名叫娄敬,他正要到陇西戍边,路过洛阳,听说了刘邦想在洛阳定都的事,便向刘邦建议在关中建都 。 刘邦听从了他的意见,当日就乘车西行到关中建都 。
之后,刘邦召娄敬进宫,不仅赐娄敬改刘姓,还授予他郎中的官职 。

唇亡齿寒的历史故事  唇亡齿寒的主人公是谁

文章插图

同样都是别人劝说要在关中定都,刘邦听了,奠定了大汉二百年的基业 。 项羽不听,最终的结局是乌江自刎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这句话的道理很简单,但是真正明白且能够践行的却很少 。
因为人性的弱点就是喜欢听好听的话,听悦耳的话,听奉承的话 。 别人给的意见往往会很难听,很刺耳,听着让人不舒服 。
在零几年的时候,央视有一档叫“赢在中国”的节目 。 在某一期的节目中,一个小伙子说:“在座的有一个慧聪网,虽然我也经常使用慧聪网的搜索,但是我不看好慧聪网的未来 。 今后在那个行业只有阿里巴巴能做得最好 。 ”
当时在场的慧聪网总裁郭凡生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地反驳道:“我已经这么成功了,你都不信任我,你凭什么让他们信任你,我已经这么成功了,你认为我还不行,凭什么让他们信任你一个比我还不成功的人 。 ”
但是,后面的结局我们都看到了,正如这个小伙子预测的一样,阿里巴巴做到了最好,至于慧聪网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了 。
所以,要听取别人的意见,需要克服人性的弱点,要大度一些,要勇于听取那些难听的话 。
1941年夏天,延安城内突降暴雨,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个闪电把一个县长打死了 。 有人就说,雷公为什么没有把毛泽东打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