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配技术与烹饪中的美学

美学是研究生活中美感和艺术美的一门科学 。作为它的分支烹饪美学,则是一门将现实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紧密结合的边缘学科 。烹饪美不仅强调形态美与质地美的和谐统一,还充分体现了十分独特的意境美 。"意境即艺术”,艺术作为人类美感认识的最高范畴,是象征人类文明的标志 。而烹饪艺术通过它独有的美感形式——菜肴的色、香、味、形、器之间的调谐配合,引起人们以生理反应为基础的审美快感,从灵魂(人的情感)到肉体(人的五官)引起人的愉悦情感,给人以综合的艺术享受 。
作为表现烹饪美学本质的三大要素——造型、色彩、意境,与烹饪中切配技术有着十分直接的紧密关系 。菜肴的色、形、外观能否给人形式上的美感,关键在于厨师切配技术的运用,并在切配和谐恰当的基础上,厨师匠心独运赋予菜肴诗的意境及鲜明的艺术风格 。如推纱望月这道二汤菜,不仅构思妙,还富于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 。冷拼飞燕迎春、蝴蝶牡丹能把人带入春暖花开,万物竞发充满勃发生机的境界 。太白鸭子、东坡肘子不仅色香味形俱佳,还触发人们的怀古追思之情 。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说,是对烹调技艺中"各师其教”形成不同流派风味菜肴的高度概括 。"风格即艺术”,这不仅是文学艺术创作上的至理明言,也是烹饪艺术的座右铭 。
那么切配技术又是怎样体现烹饪美学的内容呢?
切配是一项墩子技术,是刀工和配菜两方面的总称 。其中:
切,指运用各种刀法把不同的原辅料加工成各种形状 。我国古代,就对切割在烹调中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有"割烹煎和”之说 。作为烹调前加工的一个阶段,它的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利于烹 。烹饪实践表明,原料加工后的形状不仅与加热时间有密切关系,而且与菜肴的质地口感也有直接的影响 。如刀口中的丝片丁颗,就便于小煎小炒,具一锅成菜烹制快速的特点 。经过刀工处理的原料易熟上味,经烹调后形成了香酥脆嫩的不同口感,给人以触美之感 。
便于造型,美化菜肴是切割技术使菜肴产生艺术感染力的另一大功劳 。简单的丝、片、丁、块、条形状规整一致,是形态美的一种表现形式 。然而经剞、雕、剔及各种花刀处理后的原料更是异态纷呈,形成了众多以花纹形状命名的菜肴 。如菊花鱼、凤尾腰花、荔枝鱿鱼卷、梅花云腿、荷包鱿鱼等等 。即使是整鸡全鸭全鱼,经过脱骨整形处理,使原料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出现 。像葫芦鸭子、枕头鸭子、八宝全鸡、龙舟鱼、提篮鱼等著名菜式,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至于经过雕镂而成的花草山水鸟虫,更是体现了中国烹饪高超的技艺水平 。这时的切割已超越了一般"切割煎和”的需要,有如文学艺术创作一样进入了"形象塑造”的艺术境地 。值得强调的是切割所体现审美价值,应该与食用价值形成完整的统一体 。"因噎废食”一味追求形式上的争奇斗艳,以至丧失了食用价值,这就本质上否认了烹饪美学价值,雨果在《论文学》中精辟指出:"实用不仅不会限制崇高,而且会加强它 。崇高运用于人类的事物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杰作 。”烹饪美学的特殊性也恰在于此,实(食)用性是它审美价值的全部基础 。设想一盘"金玉其表,败絮其内”中看不中吃的菜肴,能使人领会美的享受吗?在四川习以为常的(泡)菜,却能在全国第一届烹饪名师技术操作表演会上夺得金牌,这不正说明实(食)用的美学价值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杰作 。
其次说配,它包括配料和配菜两个方面 。
配料,指菜肴主辅料的配搭组合 。即对每一菜肴的主辅用料,从质、量、形、色、器这五个方面进行选择组合 。
配菜,指一组或一席菜间的配合,组合应注意原料、口感、味型、色泽、烹制法及时令等各方面的因素 。不论主菜或配料从根本上讲,都应符合养体健身、性味,时令谐配的基本原则 。
如果说切是从菜肴外在形态上体现了事物一般的美学审美观念,那么配则要求从更广泛的领域,展现了烹饪中美学观念的深邃内涵,把体现中国烹饪美的色、味、形、器,通过调配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融合体 。
若把配作一项专门的烹调操作技术来理解(也是本文论述的中心),它是通过对不同原料切割成形的刀口、刀面及色调,进行恰当的拼摆组合来美化菜肴,以先声夺人之势使人感受到美的色、形,以引发刺激食欲,达到强化菜肴的形象,使其符合食者的审美要求 。要达到这一目的,它通过镶、嵌、拼、摆、卷等技术手段,对菜肴进行造型配色 。在此,一般形式美的法则在拼摆装盘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
1.对称
对称是菜肴造型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手法 。从简单的双拼、四拼到以轴为对称的大型拼盘都运用对称手法,如风车形的什锦冷拼、罗汉素烩、攒丝杂烩,像生拼盘双喜J临门等 。对称表现了事物的相互偶对、阴阳相依的普遍规律,寓有成双成对、吉祥美好的意思 。2.均衡
均衡是一种通过艺术手段实现的一种感觉上的平衡 。拼摆作为实现均衡的技术手段,它要求在装盘造型、配料配色时,点缀合理、布局恰当,表现出一种层次感 。如热菜官燕孔雀,一窝晶莹柔润的官燕作为孔雀的背羽,显示了菜肴的名贵,突出了主题;随着背羽展开的五色斑谰的尾羽,与主料既相对应又协调均衡,整只孔雀在清澈的汤水中微微颤动,显示了静止中的动态美 。冷拼喜鹊闹梅,两只欢快叽喳的喜鹊与作为点缀的腊梅主次分明,整个拼摆布局均衡协调,给人一种气氛热烈的感觉 。
3.重复
重复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一种渐次展开的艺术造型手段 。像传统的一品高桩拼盘,就表现了一种等级层次的美,扇面造型则层次有序,富于一种典雅清丽之美 。用酱桃仁蘸稀糖浆堆砌的假山,却突出了玲珑剔透美感 。常在冷热菜肴中运用三叠水、一封书、立牙式、城墙垛等造型形式,都是一种几何图案式的渐次重复,但都能给人规整简朴的美感 。
4.对比
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但也是美化菜肴的重要技法 。它主要通过原料的色彩、质地、形状及菜肴与盛器的对比配合,显示烹饪艺术特有的感染力 。俗话说:红配绿、丑得哭 。但在烹调中并非如此,番茄熘鱼脯加果用豆苗或嫩绿的菜心来配俏或围边陪衬,大红大绿的对比相反显得鲜艳悦目 。在烹调配色中,厨师显示了艺术家的才能,洁白的雪花鸡淖点缀少许火腿末,白里透红菜肴色彩出落得清新艳丽;豆苗炒鲜奶,绿色与白色相映,使人感到清新爽目 。菜肴配色通过虚实、浓淡、疏密的处理,都能获得对比的效果,达到美化菜肴的目的 。
荤素搭配也是一种对比的形式 。酱烧鸭条配冬笋,鱼香脆皮鸡翅配少许油菜薹,锅贴、叉烧之类的菜肴配各种生菜 。禽畜肉类肥美丰腴,与蔬菜瓜果的清鲜脆嫩,两种不同口感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美的享受 。
形状上长短、方圆、片块的搭配,装盘中上下、曲直、俯仰的变化,只要调配得当也能产生艺术效果 。特别是在一些工艺菜中,巧妙地利用对比创造出一种意境美来 。如峡口明珠汤,以蛋泡糊堆砌的山峡中流淌着清澈的河水(清汤),汤上漂浮着柔嫩洁白的鱼丸 。通过高低的对比显示出山峡的险峻,创造出令人遐想的意境 。
在盛器上古色古香的餐具配现代名肴;整只的鸡、鸭、烧猪用盘盛装以突出主料立体感,显示其气派 。色重的菜肴选用冷色素雅的盘子,以衬托出主料的凝重醒目 。总之通过盛器与菜肴主辅料的对比配合,表现出一种节奏感来 。
5.比例
比例是普遍存在于一切形式美中的基本法则,在烹饪艺术中更是如此 。原料的切配形状:丝、片、丁、颗、条、块、末都有一定的规格和比例 。装盘中无论方圆、三角、扇形,也存在一个摆放位置合适、大小比例协调的问题 。若处理得当,给菜肴造型增辉生色;比例失调则效果相反 。
6.和谐
和谐是形式美的最高法则,也是最完善的形式美 。它是前面言及的各项形式美法则的凝炼的升华 。然而创造和谐就需要把握烹饪美学的特点:首先它的欣赏主体的感官与其他一般美学不同,"五官并用”是它最大的特点 。也就是说通过眼、耳、鼻、舌共同作用,在对烹饪美的感触过程中,得到精神上愉悦的享受,并获得生理上满足的快感 。其次形式美与质地美,艺术与技术的辩证统一,也是烹饪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一般讲形态美的肴馔也应是滋味和口感都很好的食物,卫生营养更是烹饪质美的根本所在 。同时,由于烹饪美表达美感的方式与其他一般艺术有所不同,因此创造美的手段特殊 。菜肴作为被欣赏的主体需要"瞬间完全”,然后"即时欣赏”,这就要求有高超的技能,一些较高档的菜肴工艺美术性强,就更要求厨师不仅应具杰出的技术,还需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
【切配技术与烹饪中的美学】尽管切配技术是整个烹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还需要下一道工序——烹调的配合,才能实现烹饪美学提出的审美要求,达到色、香、味、形、器完美的统一 。但它在创造烹饪美的过程中,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