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的由来

漏电保护器在配电箱中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 它起到人身触电保护和线路或电气设备漏电保护的作用 。 根据规范要求只要是插座回路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 防止人们使用手持式设备漏电导致人体电击事故的发生 。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漏电保护器上面的参数I Δn =30mA , t<0.1s , 那么作为一名电气技术人员是否知道为什么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设置为30mA呢?
 
 
 
若要回答上述问题那么就要谈谈交流电流对人体的效应 。 交流电的大小和通过人体的时间不同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 一些微量的电流通过人体时 , 对人体并不造成伤害 , 不会出现病理反应 , 并且一些医疗设备通过微量电流通过人体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 。 当通过人体电流变大时人体就会出现病理反应 , 比如呼吸困难、血压上升、肌肉收缩等 , 对心脏、肺和严重情况下可导致人体死亡 , 这种现象称为电击 。 同时电流具有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 , 会造成人体皮肤金属化 , 电弧产生的高温会造成皮肤烧灼等 , 把这种现象称为电伤 。 那么多大的电流会人体才能感觉到?多大的电流人体才能摆脱掉?多大的电流可以导致人体死亡呢?
 
根据IEC对15~100Hz交流电流通过人体Ib 与通电时间t效应曲线如下图所示 。
 

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的由来

文章插图
 
 
上图中的直线对应电流0.5mA , 0.5mA为人体感知电流 ,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小于0.5mA时即处于①区 , 人体是没有感觉的 。 5mA对应的电流为人体摆脱电流 , 当人手握带电导体时 , 电流大于某一数值导致手掌心肌肉发生收缩 , 此时人掌心的肌肉不受人体大脑意识的控制来摆脱带电导体 , 导致人体持续通过电流 , 发生此现象的最小电流成为摆脱电流 。 IEC提供成年男性摆脱电流为10mA , 一般人的摆脱电流取值为5mA 。 当人体通过电流处于②区时 , 即处于直线a和折线b之间 , 此时人体感觉到麻木触电感 , 但是不会出现病理反应 。 当人体通过电流处于③区时 , 就出现了一些病理反应 , 比如肌肉收缩 , 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现象 , 随着通过人体电流和时间增加而这种现象加剧 , 但是不会造成人体器官实质性的损伤 。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处于④区时 , 此时通过人体电流处于一旦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 人距离死亡就不远了 。
 
 
 
以上曲线是在实验室内在规定的外界下测定得到的 , 但是在实际外界环境比较复杂 , 考虑到安全裕度 , 把曲线c向左进行了移动得到了曲线L , 将曲线L称为人体安全曲线 , 在曲线L的左侧人体不会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 在曲线L右侧会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 曲线L上端对应电流值为30mA , 也就是说通过人体的交流电流小于30mA时就不会造成人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 所以将30mA称为人体安全电流 。 也就是说额定动作电流30mA的由来 。 在室内插座规范要求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 。 人体电阻一般取值为1700Ω ,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人体安全电压为50V 。
【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