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如何论述养气与养神的!







修道乃性命之学,性命之学不外乎神气二字,庄子是如何论述养气和养神的呢?


01


先看关于养气的相关记载:


《养生主》中载: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

《大宗师》中载: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

庄子认为养气在于缘督(指督脉)以为经,在于“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以踵” 。


什么是缘督以为经呢?“缘”就是依循,沿顺, “经”就是一种不能随便更改的法则,如天经地义 。


关键是“督”字,需要深入的解释 。


我国中医认为督脉属于奇经八脉,主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 。


《灵枢?营气》指出:
“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 。

《难经?二十八难》 也说: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

《素问?骨空论》又明确指出督脉旁络人肾 。


督脉跟肾、脑和脊柱有关,人生百病在于脊柱不正,督脉堵塞,精气不通,从这些医学典籍的论述可以看出督脉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


有的学者把这句话解释为遵从自然的中正之道(督),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保健身体,就可以固全性命,就可养护精神,就可以终享天年 。


什么是“真人之息以踵”呢?多数人认为“踵”即脚后跟,陈撄宁弟子胡海牙先生认为踵是阴跷,也就是会阴穴(已故当代内丹家、《呼吸之间》作者李瑾伯先生又反复强调阴跷和会阴穴不是一回事),张三丰亦在《道言浅近说》中说:“调息者,调度阴蹻之息”,请读者自己权衡 。





02


再看有关如何养神的记载:


《刻意》中载:
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

故曰:圣人休焉,休则平易矣 。平易则恬淡矣 。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


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


《庄子·齐物论》中载:
“纯素之道,唯神是守 。守而勿失,与神为一 。一之精通,合于天伦”;


“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


从上记载可以看出,养神之道在于恬淡虚无,在于纯粹没有杂念,在于清静专一 。


当然,养气亦养神,养神亦养气,两者是无法分割的,读者不可不知 。


我们经常说道家重命,释家重性,其实性命哪里截然分的开呢,神气亦如是,所以孔子在《说卦传》中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





03


下面再列举《庄子》一书中几则关于修道的论述,以便读者参考 。


《齐物论》:
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 。

《达生》:
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 。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 。事奚足弃而生奚足遗?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 。形精不亏,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

《知北游》:
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圣人故贵一 。

《大宗师》: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 。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

可见,修道之要不外乎精、气、神,往圣绝学不超乎性与命,千圣心灯总在于此 。


追求逍遥境界的庄子提倡真性情,反对伪诈做作,认为万物应“不失其性命之情”,他在《骈拇》一文中说:
“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彼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 。

庄子亦认为,“有待”是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自由,获得逍遥游 。


《逍遥游》中就说:
“夫列子御风而行,……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 。

综观《庄子》全书,从首篇《逍遥游》中提出“无待”,到《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无分别”,到《养生主》提出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物累,不求巧智的养生宗旨,再到《大宗师》中提出以“道”为宗,无不透露出庄子对“道”的切实体悟和依道而行的真性真情 。






在人生的路上
我们总是忙于汲汲营营地
追求满足物质上的欲望,
却忘记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
我们常常忙着左顾右盼地评断别人,
却忘了应先审视自己、认识自己 。
我们又当,
如何获得幸福、成功、圆满的人生?
道法的智慧,提供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向,
并为探寻时所升起的疑惑,
提出最切实的建议 。
关注,从这里开始遇见你的信仰!


【庄子是如何论述养气与养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