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

这与明清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 。明清两代,各省举人赴京应进士考试的,称为会试,会试由礼部主办,被录取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从康熙五十一年,订立复试制度 。道光二十三年定制,各省举人到京后,一律要先复试,未经复试,不得参加会试 。复试成绩分三等,与以后的等级和授官有关 。会试录取者,要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 。殿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同进士出身 。其中一甲第一名钦点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
但是殿试传胪(即唱名)后三日,还有一次朝考 。朝考分一二三等,与功名无关,是为了选取翰林院庶吉士及授他官 。总起来共考四次,即复试,会试,殿试,朝考,四次考试综合成绩优秀者,虽功名不在一甲,也可进入翰林院 。所以有一甲,二甲,三甲同入翰林院的现象 。进入翰林院官职品级虽不高,但升迁机会多 。而且明清两代,未经翰林,不得入阁,所以进入翰林院仍是读书仕进者清睐的途径 。
日本古代其实也施行过科举制度,之不过因为原本的官僚体制,科举制度并未在日本推广 。这篇文章我就介绍一下日本古代的选举制度吧!

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

文章插图
日本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

文章插图
受到唐朝的影响,日本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导入了科举制度,只不过这个科举制度只是形式而已 。进士在中国古代有很高的地位,普遍被认为能够当大官 。但是日本导入的科举制度则不同,庶民子弟即便中了进士,也只能当下级官人 。但是其中也有例外,日本历史上有一个名为勇山文继之人,其前半生的经历不明,因为属于小人物 。但是他以白丁身份进入了日本大学寮当上了文章生,后续被赐姓勇山,最终升为东宫学士 。(当时已经很高的地位了)
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

文章插图
日本当时采取的“荫位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世袭” 。贵族子弟出生就已经注定有官职,考试的人多半是下级贵族,即便是合格,最多也就晋升到中级贵族,始终无法突破高级贵族的界限 。因此,这种制度并未渗透到日本的“大贵族”中,日本原本施行的就是贵族制度,等级界限明显 。科举制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中下阶级的游戏”而已 。之后,科举制随着律令制的崩溃而消失,官位世袭制度始终占据着主体 。因此,科举制度在日本历史上的影响是有限的 。
日本教育史的观点这一段作为补充吧,日本有一本书,名为《中日教育史比较》,其中有一个理论就是:中国古代优秀,近代落后,其原因就是科举制 。因为科举制度的存在,中国古代难以导入西欧的先进文化,中国学问辉煌的同时,也充满着死板 。而日本则有不同,因为没有导入科举制度,学问研究始终是较为柔软,可以接受不同的文化 。
在日本的江户时期,也有许多国家的考试,但是这些考试的目的并非是“当官”,而是为了丰富个人涵养 。日本的学校大多都是私塾,不同的私塾的教育也不同,允许存在多种文化,因此新文化新理论的导入也十分简单 。所以,日本古代识字率很高,其原因也在于此 。学习的门槛十分低!大家也都并非为了“学而优则仕”的目的去学习 。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笔者头条号:日本二三事部分文章介绍:
《5人中只有2人工作,却和日本一样有钱!靠的是什么?》
《在日本生孩子的中国妈妈讲述:日本的好与坏!》
《日本“令和”时代解说:平静下涌动的“危机”》
科举的魔力,说到底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女人和财富”!
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

文章插图
本文开始前,先说两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 。
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

文章插图
一首是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另一首是黄巢的“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为什么一定要把孟郊和黄巢的诗词放在一起呢?因为它们概括出古代科举士人的两种结果,一种是进士及第,另一种是名落孙山 。
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

文章插图
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状况从隋朝创立科举至清朝科举退出历史,前后不到1300年的时间,有名有姓登记在册的进士数量为98689人(含状元724人),平均每年不到80人,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

文章插图

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

文章插图

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

文章插图

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

文章插图

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

文章插图
读书人要想通过科举出人头地,先要顶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还要忍受时间的煎熬 。隋唐时期的科举是每年举行一次,读书人拥有更多考试的机会 。宋朝时期对科举作出适当调整,规定每三年考一次 。
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

文章插图
“三年一考”的模式,使得读书人必须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他们要经受得起年龄的考验 。好在科举考试没有年龄的限制,所以为什么古代有很多大龄或高龄进士 。由于进士实在太稀缺,很多达官贵人、豪绅巨贾会在放榜那天,亲临现场替自家姑娘物色金龟佳婿,这种相亲的方式叫“榜下捉婿” 。有些人太想跟读书人攀上亲戚,因此闹出不少笑话 。
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

文章插图
宋朝有位进士叫韩南老,寒窗苦读一辈子终于高中进士 。放榜那天,有位汴梁城的富商看上韩南老,想让他做自己的女婿,便托人说合此事 。韩南老得知姑娘年龄十八岁后,拿起笔墨作诗一首,托媒人带回去 。诗是这样写道: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 。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韩南老七十三岁喜中进士,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老头,变成一块炙手可热的宝贝,足以见得科举及第在古人眼中的份量 。
孟郊写《登科后》是四十六岁那年,已经快到不惑之年的孟郊听说自己考中进士后,策马扬鞭围着长安城来回跑了三圈 。这种喜悦已经近乎喜极而泣的程度 。比孟郊的心理素质还差一些的人是范进,范进是五十四岁考中举人,结果一不小心乐疯了,这就是有名的“范进中举”的故事 。
吴敬梓写“范进中举”的故事,在后人眼中范进成了笑话,这种理解未必是吴敬梓的本意 。吴敬梓只是借范进中举来讽刺科举对读书人的摧残,但没有任何贬低范进本人的味道 。因为他没有讽刺范进的资格和理由,吴敬梓年轻时也曾热衷于科举,只是屡试不第才心灰意冷,而他的长子吴烺是乾隆十年的举人,拜为中书舍人 。
范进和吴烺都没有中进士,他们都是举人的身份,那么举人是什么概念?简单说吧,古代的考试与现在不同,现在考试是一种学业层次的上升,考个好大学未必能够有个好将来,只能说成功的概率更大一些,但在古代不一样!
古代考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童生和秀才为一个阶段,举人和进士是另一个阶段 。秀才类似学业上升的考试,获得秀才身份后,能够得到别人的尊敬,连当地县令都要作揖施礼 。举人就不同了,举人已经具备从政的资格,即便是没有享受相应的朝廷待遇,但有相应的感觉,属于当地豪绅积极拉拢的对象 。
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都看过吧,里面的讼师方唐镜就是个举人,因为周星驰骂他一句脏话,吵着要面见老佛爷告包龙星 。所以,范进中举后疯了也在情理之中,换作别人有可能直接过去了 。
在孟郊之后七十年,唐朝有位读书人叫黄巢,他面对科举屡试不第的结果,选择一种更极端的态度——跟朝廷对着干 。同样是科举落榜,同样选择与朝廷对立的人,还有一位清朝的洪秀全 。洪秀全扯起反旗尚能同情,因为他出身微寒,家境十分贫穷,吃上顿没下顿,读书入仕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
黄巢则不同!黄巢家里有钱,而且有的是钱!“黄巢,曹州冤句人,世鬻盐,富于赀 。”(新唐书·黄巢传)黄巢家世代经营私盐买卖,在盐铁专卖的封建社会,能倒卖盐铁的家族绝非一般 。就因为数次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中进士,怀着满腔的不满写下《不第后赋菊》,断然与读书分道扬镳,一边回家继承家业,一边谋划大业 。
有人把黄巢视为草莽英雄,这种观点并不太严谨 。黄巢生活在唐朝末年,任何朝代走到晚期后,不可避免地会世风日下 。此时,科举考试自然也有门路可寻 。黄巢家不缺钱,又是大盐帮世家,必然深谙人情世故 。在那样的环境和条件下,黄巢都没有考中进士,那他的学问水平值得掂量掂量 。
但是不管怎么说,黄巢最终因为科举反了,这是盖棺定论的历史!
科举的魅力关于科举的魅力所在,上文掺杂着说了一些,其实科举的诱惑力远不止这些 。
【科举制度等级示意图: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宋真宗赵恒有首诗很有名,诗名叫《励学篇》,有些人可能没有听说过,但诗的内容大大的有名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
后人就把这首诗的重点词句摘出来,“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作为古代男人成功的三大标准 。宋真宗这首诗被传诵后,读书人恍然大悟,什么良田千顷、高楼大厦、左拥右簇、上门提亲,只要好好读书混个功名,一切都水到渠成 。
千万不要宋真宗是在信口开河,这就是古代科举及第后真实的生活写照 。先说考中进士后,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
进士已经是朝廷认可的储备官吏,最低享受正八品的待遇,就拿年代较近的清朝来说,正八品的年俸禄是40两白银和40斛米(也有说20斛米) 。
《中国通史》有个生动的例子,说乾隆二十一年(即公元1756年),河南唐河县的长工年薪为2500文(一两银子折1000文),一年到头毛收入为25两白银 。此外,五斗米为一斛,一斛米约重130斤(清朝雍正年间),康熙年间一斤优质米在10文左右,折合白银不下40两 。
粗略估算,一个进士最低俸禄为80两白银,差不多是3个长工全年不吃不喝的收入 。再以现在的标准来算,普通县城的务工人员月收入为5000元左右,全年总收入6万元,清朝的进士的收入也就是20万元左右 。这样的收入在富贾巨商眼里或许算不得什么,但足以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
再看正八品可以从事哪些职业,正八品最低从县丞做起,至少也是正县级水平,试问有多少人家出过正县级的人才 。要是有幸能够高中状元,直接从六品朝官做起,完全可以用“前途无量”来形容 。
要是只论收入的话,历朝历代都是商人的收入高,然而科举在发明之初,被赋予巧妙的设计原理,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光环效应!
北宋汪洙有首《神童诗》是这样说,“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汪洙与宋真宗不谋而合,二人想要的表达的意思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了敦促世人要好好读书,朝廷和士大夫阶层把读书有意抬高,把“科举”炒作成一种稀缺的成就 。
所以,那些读书人宁愿破釜沉舟,赌上穷苦潦倒的命运,也要在科举的独木桥上放手一搏 。这种物质激励与精神刺激完美结合的设计原理,使得科举拥有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力,从而让一批又一批读书人为之疯狂 。
科举的利与弊科举是一种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这是公认的史实 。它对封建社会的贡献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自然是利大于弊 。
首先它打破了世卿世禄和举孝廉的人才选拔方式 。隋唐以前,出身往往决定命运,祖上有功名可以恩及后代,皇家的爵位可以世袭,再不济也可以通过举孝廉的方式,很多有才华的读书人,要是没有贵人的推荐,一生寄人篱下做个门客 。科举出现后,一方面阻止贵族阶层不学无术的现象,另一方面能够尽可能保证那些出身低微的士人展示才华 。
其次是让那些内心躁动的人安稳下来 。人都是越来越聪明,周朝的时候,贵族采取世卿世禄制,普通人被士大夫忽悠的云山雾罩,不敢有非分之想 。
秦始皇废废分封行郡县后,从自身做起让天下人看到什么叫“皇帝富有四海,而子侄为匹夫”,到陈胜吴广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普通人已经不信士大夫鬼迷三道那一套 。要是再不给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们肯定不干 。
即使有科举制后,依然有黄巢、洪秀全那样的读书人,脑袋一热说干就干,唯恐天下不乱 。但是整体来说,让读书人看到希望,看到了公平,躁动的内心也就平复下来 。
随着公学的兴起,私塾的消失,科举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公元1905年,也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清朝钦点完最后一批进士后,科举戛然而止 。创立于隋唐,有着近1300年历史的科举制,曾诞生过无数或是鼓舞励志,或是荒诞不经的故事,这种曾令多少读书家庭“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考试方式,称得上人类历史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