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荀子盆景怎么养


荀子 荀子盆景怎么养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荀子盆景怎么养,荀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1] 。
2、中国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
3、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
4、《史记·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 。
5、荀子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 。
6、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在此期间,他曾入秦 , 称秦国“治之至也” 。
7、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 。
8、最后老死于楚国 。
9、他曾经传道授业 , 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 , 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
10、《荀子》(唐代杨倞为其作注,因为荀子受历代学者的抨击,故其注释者不多 。
11、直至清代考据学兴盛,注释校订者才有所增加 。
12、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有所增加 。
13、) 其中包括清代王先谦之《荀子集解》 , 民国末期梁启雄之《荀子柬释》,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 , 章诗同之《荀子简注》等等 。
14、现代研究荀学者也有所增加,出现了诸如高正之《〈荀子〉版本源流考》,夏甄陶之《论荀子的哲学思想》 , 李德永之《荀子》等;其中比较新出者如:储昭华之《明分之道》等 。
15、 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荀子“(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 , 皆乡愿也 。
16、”尽管这是对荀子的攻击,但是从一方面体现出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
17、 下附《荀子》各篇名目:(《荀子》共32篇) 劝学篇第一 修身篇第二 不苟篇第三 荣辱篇第四 非相篇第五 非十二子第六 仲尼篇第七 儒效篇第八 王制篇第九 富国篇第十 王霸篇第十一 君道篇第十二 臣道篇第十三 致士篇第十四 议兵篇第十五 强国篇第十六 天论篇第十七 正论篇第十八 礼论篇第十九 乐论篇第二十 解蔽篇第二一 正名篇第二二 性恶篇第二三 君子篇第二四 成相篇第二五 赋篇第二六 大略篇第二七 宥坐篇第二八 子道篇第二九 法行篇第三十 哀公篇第三一 尧问篇第三二其中,〈性恶篇〉、〈解蔽篇〉、〈天论篇〉、〈正名篇〉、〈劝学篇〉对于了解荀子思想内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
18、而〈赋篇〉也常在中国文学史中被提及,被学者认为是中国辞赋文体的来源之一 。
19、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 , 重视人为的努力 。
20、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 。
21、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弓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 。
22、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性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通过“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
23、在天人关系上,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 , 认为天有“天职”,人有“人分”,人能制天命而用之 。
24、另外,荀子继承孔子的地方,还在于他对于礼和师法的重视 。
【荀子 荀子盆景怎么养】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