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站、坐、卧亦太极【收藏】

行、站、坐、卧亦太极【收藏】

文章图片

行、站、坐、卧亦太极【收藏】
如果我们将太极拳训练的某些原理(如用意不用力、虚实相转)贯穿于日常生活的行站坐卧中 , 就既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 又增加了训练太极拳的时间与空间 , 盘架训练的效果会无形提高 。 现笔者根据实践体悟 , 谈谈这种生活中的太极拳训练 。

一、行在尾闾
“尾闾中正神贯顶”是太极拳盘架训练的窍要 。 这一窍要如在日常行走中运用 , 则意在尾闾平移 。 走有多种形式 , 如平走、爬高、走低、急走、慢走、负重走、提物走等 。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 , 都要注意尾闾 。
尾闾松胯便松 , 行走时必轻松 。 尾闾如小木船的舵 。 船在江河中行走时舵控制方向 , 保证行船平直 。
【行、站、坐、卧亦太极【收藏】】就人体而言 , 尾闾保证身体的中正、调节方位 。 向前平移时 , 尾端如同小滚珠 , 尾闾移动带动重心移动、扭腰转胯 , 且带动下丹田前后滚动内转 , 两腿如同生翅 , 走路时感觉松活而不疲累 。
再有一点须同时关注 , 就是走路时眼神在前 , 双手一前一后 , 手心似拢着小气球 , 手向前时手心似接提混元大气向前 , 向后时手心似拢捏混元大气向后 , 继而手中温热 。
有一种八字步走法 , 因重心在走动时左右移动 , 故尾闾的要求稍复杂一些 , 总体看尾闾呈“の”形运转 , 幅度较小 , 加入意念可带动丹田内转 , 旋腕转臂连随而至 。 左虚向左实转化 , 右实向右杳转化 , 虚实互含互化 , 实则实到底 , 虚则虚到无 , 沉劲自然产生 。 坚持如此行路 , 会走出许多趣味 。
二、站在“三顶”
古语“站如松” , 即站姿要端正、中直、平稳 。
站有三种形式 。
1.双脚自然分开、重量平均站立;
2.偏沉站立:
3.“三体式”站立 , 即斜向出一只脚 。
这三种形式均可站出太极拳味 , 方法是“三顶”加“二钻” 。
所谓“三顶” , 即头向上顶——百会向上 , 颈部关节必撑拉 , 头脑虚灵;膝盖前顶——膝关节似顶非顶 , 利于下肢松活;舌尖轻顶上腭——利于润化金津玉液 。
所谓“二钻” , 指两脚涌泉穴如从体内钻出一根针钻向地底 。 两脚均衡站立时 , 则前后有别且相随 , 前紧而沉、后松而浮 , 转化为前松而浮、后紧而沉 。 如偏沉站立、三体式站立 , 则注意身体中垂线的移动 , 左重移于左踝内侧 , 右重则移于右踩内侧 。

三、坐在会阴
“坐如钟”有端庄、正直、内守之含意 。
“精神内守 , 病安从来”以“恬淡虚无 , 真气从之”为前提 。 坐亦有道 。
一般人坐时是习惯加随意 , 坐在软沙发上还要加软坐垫 , 殊不知这样坐着往往会掩埋会阴 , 不利于经络通畅 。 从百会至会阴是佛门所示的身体中脉 , 在养生中的作用异常重要 。 如会阴遮蔽 , 则中脉阻滞 , 害处甚多 。 要改变这种状况 ,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于一般木凳上就座 , 关注会阴空露 。 古人制作的条凳不仅仅是为节省木料 , 而且利于正确的坐姿 。 人生来臀部凸突 , 就是为了利于会阴外露 , 然而多数人不知此妙 。
佛门练趺跏坐时将臀后垫子垫高一寸 , 为的就是使会阴直接与大气接触 。 坐时把会阴安顿妥当后 , 身体端正 , 意想会阴上通百会、下连涌泉、后应命门、中应劳宫 , 亦可用意念将这些穴位点形成环形线路圆转运行 , 接太阳或月亮的精华之气 。 双手自然放于腿侧或膝盖 , 手指结手印 。 手放在腿侧时宜结“跋折罗”手印(大拇指压于中、无名指上 , 余指伸开);放于膝盖时一手心向上 , 一手心按在膝上 , 向上结兰花手印(大拇指压于中指上 , 另三指伸开) 。 手印形式很多 , 这里仅举一二 。 坐并非枯坐、寂坐 , 坐时不妨碍看电视及伏案读书与办公 。

四、卧在“四空”
“四空”指手心、脚心、心中、颈椎都空空如也 。
睡时 , 让颈椎空露 , 睡形呈“大”字 , 全身放松 , 不用枕头 , 或用一寸高左右枕头 , 让颈椎接触空气 。 空露颈椎利于椎管松活与气息流通 , 对于预防及治疗颈椎疾病意义很大 。 安顿好颈椎后 , 手心摊开 , 脚心松平 , 然后数息 。 呼吸时 , 手心接天气 , 脚心接地气 , 吸气则吸天地之清气深入骨髓 , 呼气则排出体内深层的浊气、病气于体外 , 呼吸进出于人体深层中的每个细微点 。 宜略有此意念 , 恍兮惚兮即可 , 不知不党中即可寂然入睡 。 侧卧之睡姿 , 可仿此要领而行 。
如此行站坐卧 , 养生效果安在?笔者体会有几点 。
1.利于防止并辅助治疗某些慢性病 , 如颈椎病、腰椎痛、失眠、手脚麻木、高血压等 。
2.走路不累 , 久坐不疲 , 久站不胀 , 久卧不伤 。
3.有益于对太极拳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 能充分发挥太极拳身心两修的优势 。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 , 只为个人学习 , 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 , 望见谅 。 尊重原创作者版权 , 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 。 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 , 是否适合自己 , 要辩证地看 , 不盲从 。 祝各位武运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