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精编之腹动肠鸣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精编之腹动肠鸣

文章图片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精编之腹动肠鸣】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精编之腹动肠鸣

文章图片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精编之腹动肠鸣

文章图片

古人对吃饭的要求是“食不言、寝不语” , 吃饭的时候不要高谈阔论喋喋不休 , 食物在口中尽量的多加咀嚼 , 这样吃下去的饭能很好的进入身体 , 饮食消化就是“道” , 这样吃饭身体才健康 。
现代人的许多疾病其实就是自己吃出来的 , 饮食消化系统的疾病没有小病 , 因为它影响人有效的摄取营养 , 比如牙疼、甚至痔疮都会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影响 。

在古代 , 家里的猪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屠宰的 , 家里的鸡鸭也不能想杀就杀 , 新姑爷上门的时候 , 丈母娘才会杀一只鸡来招待 。 古代人认为不逢春节还有重大的祭祀活动 , 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宰杀大的牲畜是有罪的 , 这就是古人遵循的道理 。
现代的人因为科技的提升 , 一年四季无时无刻不能吃到各种肉类 , 各种声、光、电产品的大量普及 , 人要能很好的把握自己的作息时间 , 才能把握自己的身体健康 。
现代人脑袋动的太多 , 身体动的太少 , 不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造成了许多亚健康的疾病和隐疾 。 其实人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十丈红尘诱惑纷纷随心所欲就会毁了自己 。 所以佛家讲“空”讲“戒” , 道家讲“清净无为” 。

三体式在正确的锻炼一段时间以后 , 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情况产生 , 那就是“肠鸣” , 人有很多生理现象 ,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 , 功夫练到这一步 , 说明已经找到一点感觉了 。
把耳朵贴在别人的肚子上 , 也就是肚脐的附近 , 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听 , 你就会听到肚子里边有很多细微的声音 , 问问的咕咕叫 , 一些流水的声音 。
练拳站桩产生的声音只不过比这个大了一些而已 , 用不着惊讶 。
在初学劈拳的时候 , 有人也有打嗝之类的现象 , 没关系的这些都很正常 , 练内家拳当然要内动 。
内动的产生只有一个原因 , 那就是正确的姿势和呼吸 , 自己华山一条路 , 在练拳中你只有找到了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练习下去 , 才能越来越接近武道的真理 。

见怪不怪其怪必败 , 在内家拳的那些高手 , 都是在自己练拳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走过这些过程 , 把练拳中酸甜苦辣都当成练拳中一道道的风景 , 看一下明白一下也就过去了 , 迷恋在哪个风景中都是错误的 , 因为在练拳中那些都是过程而不是终点 , 终点自有终点的感觉 。
形意拳中有三顶的说道 , 顶曰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 , 头为一身之主上顶则后三关(或曰三山)易通 , 上达泥丸可滋养心性 。 手外顶有推山之功 , 气贯周身力达四肢 。 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 , 能导上升之肾气下行而归丹田以“固命强本”此谓之三顶 。
形意拳流传至今的文字中 , 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词就是“三山” , 按照道家的说法 , “前三山、后三山 , 通了三山是神仙 。 ”也有的流传中是“前三关 , 后三山” , 其实意思都很接近 。
前三关中 , 上关泥丸 , 心源、性海之窍 。 中关黄庭 , 黄中正位之窍 , 下关水晶宫 , 丹田、气海之窍 。
后三关中 , 下关尾闾 , 太玄、督脉窍 。 中关夹脊 , 命门 , 双关之窍 , 上关玉枕 , 天谷 , 泥丸之窍 。
初学的诸君可以不理解 , 也可以不明白 , 但是你最好象学习数学一样 , 把它当成数学公式一样 , 把它背下来 , 有条件的找找古代的古书 , 或者经络的挂图什么的 , 仔细的看看这些“窍要”的位置 , 这样对你练拳是有好处的 。

在形意拳的老拳谱中 , 在各位宗师大家留下的文字中 , 总提到一句话:
武艺虽精窍不真
枉费心机枉劳神
祖师传下神妙艺
得此传授要择人
这个窍是关窍 , 窍诀、窍要 。
这些东西都不出身体的范畴 , 不在别人身上 , 只在自己的身上 , 只在自己的拳里去找 。
了解人体穴位、经络的初级知识 , 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对练拳是有帮助的 。 但要注意的是 , 你只了解和武有关的那一点就行了 。

回到三体式 , 在三体式中脊椎找到了最正确的位置 , 能有效的支撑身体 , 人身上的任督二脉在空间中的位置自然正确 , 在这个时候 , 人的脑袋下颚要稍微向内收一点 , 头顶这个力前文不止一次的强调 , 要放在后边的后脖梗子上 , 不能整体的学乌龟拔脖子 , 那样会造成咽喉不适 。
这里有个词 , “十二重楼” 。 按照古书的意:顶为须弥 , 上有九宫 , 中曰泥丸 , 为青女 , 口为丹池 , 咽喉二管 , 左为食管 , 又为气管 , 有十二节 , 名为十二重楼 。
再细就不能说了 。
这些东西在说三体式的时候 , 我觉得都应该说出来 , 先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 , 这样诸君才能扫清前进中的障碍 , 把形意拳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