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多次感染新冠之后,他们怎样了?( 四 )


目前 , 已知的新冠长期症状有200多种 , 包括肺部损伤、嗅觉味觉缺失、皮肤瘙痒和脱发、心血管疾病风险、大脑认知功能受损和心理健康问题等 。
对于新冠可能带来的后续健康风险 , 早在2020年3月 , 国家卫健委就出台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 (试行)》 , 对康复者的呼吸功能、心脏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的主要表现、评估方法和康复训练方法进行了规范 , 要求各地以重症、危重症患者为重点康复人群 , 对不同病情、不同功能障碍的患者采取康复治疗措施 。
2022年4月17日 , 委内瑞拉加拉加斯 , 一个新冠病毒的假人模型被点燃 。 (@视觉中国 图)
但随着主流变种的多次更替、全球感染人数的增加以及疫苗接种的普及 , 对新冠轻症患者后遗症的研究正在逐渐增多 。 耶鲁大学免疫学专家岩崎明子介绍说 , 目前研究表明 , 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在感染三个月后出现长期症状的风险在5%到30%左右 。
但个体差异可能也更突出 。 比如 , 据新西兰媒体报道 , 一名在今年4月二次感染的新西兰女生莉玛出现了严重的后遗症 , 尽管她接种过加强针疫苗 , 但第二次感染后的反应比第一次严重 , 并且出现了长时间“脑雾” , 莉玛说自己的“脑雾”非常严重 , 令她难以集中注意力 , 甚至影响了大学学业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在《中国青年报》采访中认为 , 目前观察奥密克戎的后遗症比德尔塔、第一代毒株相对较轻 , 但研究时间还短 , 亟待再观察 。 而多次感染者会否遭遇更大的后遗症危机 , 目前也尚未有定论 。
金冬雁认为 , 新冠导致的心因性问题 , 即对精神或心理因素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神经或神经系统为主的症候群 , 在后遗症中占相当一部分比例 。 心因性问题与对病毒的恐惧、感染后的孤独无助 , 以及可能造成的人际关系影响都有关 。
沈一帆就接到过不少朋友和陌生网友对新冠的焦虑求助 。 “我会用我的亲身经历跟他们讲 , 不必对新冠那么恐慌 , 觉得是非常可怕的一种疾病 。 ”沈一帆说 , “最重要的就是调理好你自己的心理状态 , 不要自己身体没垮 , 自己的心理就垮了 。 ”
回想起这两年数次感染经历 , 沈一帆已经坦然接受大流行成为生活组成的一部分 , 他觉得这段经历增加了自己独立面对危机的勇气 。 “就像我小时候觉得感冒特别可怕 , 因为人会发高烧 , 吃不下东西 , 浑身无力 。 但等突然有一天人好了 , 那种好的感觉又会让我觉得很轻松 , 新冠也是这样 。 ”
【疫苗|多次感染新冠之后,他们怎样了?】* 文中沈一帆、严卓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