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圣,杜甫为什么能成为诗圣他的优秀皆源于生活的种种打磨


杜甫诗圣,杜甫为什么能成为诗圣他的优秀皆源于生活的种种打磨

文章插图
杜甫雕像
杜甫诗圣,杜甫为什么能成为诗圣他的优秀皆源于生活的种种打磨

文章插图
要说古代经历坎坷杜甫诗圣、生活不幸的诗人,杜甫怕是要排在?首位的 。是的,杜甫一生穷困潦倒,尝遍了人生的辛酸苦涩,“苦吟诗人”非他莫属 。但是也正因为生活的不幸,炼就了伟大的“诗圣” 。杜甫的诗篇璀璨于今古诗坛,可与日月同辉,用“壮丽”二字来形容丝毫不为过,且如若细论,一点不输大名鼎鼎的李白 。
杜甫诗圣,杜甫为什么能成为诗圣他的优秀皆源于生活的种种打磨

文章插图
年少轻狂 初遇挫败少年时的杜甫,家庭条件优越,生活衣食无忧,受到了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基础 。刚步入青年期的杜甫也是过了几年犹游生活,所以写的诗都比较轻快疏放,著名的《望岳》就是产生于这一时期: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但是好景不长,杜甫的生活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二十四岁那年,杜甫第一次到洛阳应试落选,后来再次应试,又因奸臣李林逋的“野无遗贤”之举而再次落选 。坏人的脑子就是与常人不同,李林逋让所有应试者通通落榜,却对皇上说“有才能的人都得到了重用” 。让学子们的多年寒窗苦读不得回报,这斯的狠毒确实可见一斑 。
对于一心求士的杜甫来说,碰上这样的事儿对他的打击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可落榜后的杜甫又不愿意回到老家去,而是选择留在了长安,开启了长达十多年的苦旅生活 。(其实一样的道理,哪现在现在的许多高考学子们来说,落榜后的他们也没几个愿意回到家里呆着 。)
生活窘迫,奠定苦吟在长安的十多年中,杜甫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 。当时他只不过是一个弱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天天吃白水面自是常态 。但是每个流浪中的书生,心中的梦想从来未曾破灭,杜甫一直在找机会“推销自己”,希望可以撞上好运,迎来转机 。
杜甫曾找过当时的尚书韦济求助,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韦济虽然也很欣赏他的才华,但由于关系并不是十分亲密,人家根本就没打算去帮他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你让想找人帮忙,要么靠关系,要么靠金钱,至于后者,杜甫自然不敢想 。
虽然也有真正因惜才、爱才而去帮助别人的人,虽然我们也赞同这样的主张,但是社会的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 。只能说,杜甫刚涉世,在世态与时局面前,他终究还是“太嫩”了 。
因此杜甫一度消沉,满腹辛酸中写下《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在这首诗中,杜甫很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出众的才华与不幸的遭遇,他对功名的渴求溢于言表 。好多句子写得真的很深刻,比如“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其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富家子弟与贫家书生截然不同的生活一笔点出,让人唏嘘不已 。还有“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生活的艰辛全在其中 。
这该是杜甫“苦吟”的开始,也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生活基奠,才将杜甫的诗笔推入了“苦吟”之境 。
杜甫诗碑
历经战乱,代民发声唐朝的“安史之乱”对于许多诗人而言,无疑是一次噩梦,比如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都被卷入其中;而对本身就很穷苦的杜甫则更是雪上加霜 。杜甫将妻儿从奉先(今陕西蒲城)送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安置下来,一路上他目睹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残害,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名句 。
杜甫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他很想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于是独自一人去投奔肃宗皇帝,没想到半路上遇到叛军,被押送到长安沦为了阶下囚 。一首《春望》道尽内心的万千感慨: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只有历经挫折,才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才能懂得现实的残酷,才更加渴望和平与美好 。所以杜甫的苦闷与沉痛,是生活给予的,只有读懂生活才能读懂杜甫 。
报国无门的儒生、为客漂泊的游子、难以安居的百姓……都对杜甫无比敬仰 。因为忧国忧民的杜甫,借诗写出了他们的心声 。杜甫和他们一样,处于社会底层,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所以他的诗深深引发了这些劳苦大众的共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登岳阳楼》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代表作 。
诗风多样,格律见精杜甫的诗虽然很多都忧伤沉重,凄凉万分,但这并不代表他只会写这类诗 。其实他的诗风是多样的,而且除此之外,他的诗最大特点就是:格律非常工整严谨,句子打磨得很是精致 。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
这两首诗恬淡而清新,皆是杜甫在草堂建成后所作 。此时的杜甫因为身心暂时得到了安栖,所以心情也转向明朗,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份难得的闲适与雅致,满满的田园气息,与那些惆怅万分的诗截然不同 。我想,若杜甫的境况能稍微好一点,他定会留给我们更多的轻快诗作 。
登高
杜甫
【杜甫诗圣,杜甫为什么能成为诗圣他的优秀皆源于生活的种种打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不仅贵在内容,更贵在句式与格律 。八句皆以对仗形式运出,但是脉络却未因对仗而受到丝毫影响,前后紧扣流畅如水 。这不是一般水平的诗人能够写得出来的,如果非要拿诗仙李白来比,仅这一点杜甫就可远远将他甩在后面 。
杜甫草堂
成就卓越,堪胜太白很多人不太喜欢杜甫,因为他老是郁郁寡欢,唉声叹气 。所以拿穷苦潦倒的杜甫与浪漫潇洒的李白相比,他们选择站后者 。是啊,李白的确是一位很有魅力的诗人,他疏狂不羁,他神采飞扬,他大碗喝酒,他牛皮可以吹上天,这些从他的诗中就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实生活中,如果跟李白这样的人交往,无疑会收获乐趣、会被感染 。
但若拿杜甫的诗与李白的诗来细细比较,杜甫笔力真在李白之上 。杜甫在诗歌上的成就与贡献用“高山仰止”来形容最是恰当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他的诗不仅风格多样,而且格律严谨,内容意境皆厚稳 。李白的名气一半归功于他的性格,他的诗豪放洒脱自然是一般人不能比的;而人们喜欢李白的诗,更多的是冲着他那份“狂劲”儿来的 。
王安石说过:“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然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无施不可……此甫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者无继也” 。李白的诗纵然有高度,但是风格也就这样罢了;但是杜甫则题涉全面,写来皆能得心应手 。杜甫的诗可作为后世人学习的样本,从各方面供于人们丰富的营养 。随便拿一首举例:
登楼
唐 ·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
八句的格律极其工整,尤其是中间两联对仗句,从平仄到词性,再到内容都可作为律诗讲解的典范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这两句还构成了漂亮的流水对,其中用到虚词来带动流水“动感”,水平没得说 。
杜甫诗中类似这样的句子很多,他对“流水对”的做法把握得极其到位 。后世人们研究、学习流水对,都拿杜甫诗中的句子为参考例子,所以仅从这点就足以见证杜甫诗对我国诗歌的贡献之大 。
如果学写格律诗,杜甫的诗是首选样本,从基础的东西到高级的手法,皆有包含,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 。李白的诗好,这个不容置疑,但是如果将李白的诗作为样本,就没那么多可以“考究”的“点” 。
至于杜甫的晚年,何止凄凉二字就能形容得了 。杜甫草堂是在严武的帮助下建起来的,最后失去严武的帮助,据说杜甫一直露宿于一条破船上 。因为长久忍饥挨饿,有人因杜甫的诗名而寻到他,给他带去酒和牛肉,可怜的杜甫一下吃得太多,因腹胀而死 。不过这只是传说而已,是真是假无法定论 。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
这是与舟为伴的杜甫在去世不久前所作的一首诗,孤独、无助的他眼中看到皆是凄凉,内心感受到的尽为辛酸 。
诗圣的一生被生活打磨得光秃秃的,世不怜才,这位寒酸的诗人用一生艰辛,为我们炼就了宝贵的诗篇;曾经沉重的叹息,已变成了永恒的壮丽,而至于在九泉之下的诗圣,若知道自己的诗作被如此传唱,也该能静心安息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