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它是中焦脾胃的“守护神”,4味中药,健脾胃、祛寒湿,其妙无穷( 二 )



不过对于理中丸和理中汤 , 二者其实还是有细微区别的 , 不仅仅是丸剂和汤剂的区别 。 我们了解了汤剂的使用方法之后 , 也应当对丸剂有所了解 。 理中丸的药物组成 , 依然是“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四味中药 , 剂量依然是“各三两” , 制作方法是 , 将这四味中药捣为细末 , 过筛 , “蜜和为丸” , “如鸡子黄许大”(约相当于现代的15g) , 每次服用的时候 , 取药丸一粒 , 研碎后 , 用水冲服 , 或者用沸水煎煮后服用 。 而且丸剂的服用次数还比较多 , 是白天三四次 , 晚上二次 。 张仲景说“然不及汤” , 主要还是遵循了“丸者缓者”“汤者荡也”的制剂效力的常规原则 。
在作汤剂的过程中 , 医圣张仲景提到了理中汤的随症加减法 , 主要有八种 。 第一个是脐上筑动 , 这是肾气虚弱 , 水气上冲的表现 , 于是去掉白术 , 加上桂枝;第二个是呕吐的症状重 , 去掉白术 , 加上生姜;第三个是下利的症状重 , 不去白术 , 保留原方原药;第四个是心悸 , 加茯苓二两;第五个是渴欲饮水 , 原方基础上再加白术一两;第六个是腹中疼痛 , 原方基础上再加人参一两;第七个是寒证较重 , 原方基础上再加干姜一两;第八个是腹满 , 去掉白术 , 加附子一枚 。 这是《伤寒论》中理中汤的八大加减法 , 后世医家也常根据临床症状的变化 , 而采取合方的方法 。
理中汤的方药配伍秘诀究竟是怎样的呢?在《伤寒论》的常规解析中 , 认为人参、炙甘草益气补中 , 干姜温中散寒 , 白术健脾燥湿 , 四药合用 , 发挥着“温中健脾 , 燥湿祛寒”的作用[1
。 在《金匮要略》的常规解析中 , 认为方中用人参补气 , 干姜温胃 , 白术健脾燥湿 , 炙甘草补中 , 四药合用 , 共同发挥“振奋阳气”的作用[2
。 不过 , 并没有详细去分辨全方配伍的君臣佐使 。 对于理中丸的配伍奥秘 , 也有学者从“圆运动”的思路着手 , 认为理中丸方中的干姜主要作用是温化中土寒湿 , 抑阴扶阳 , 振奋脾阳以助脾升之枢 , 兼降胃逆以调胃降之机;方中的人参甘温益气 , 培补后天之本 , 以复中土运化 , 助干姜温养脾胃阳气 , 以复中土运化、升降之机;方中的白术温中健脾而燥湿 , 以防脾虚生湿 , 以巩固圆运动的枢轴之力;方中的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 兼补中气之虚 , 以增强圆运动的中轴旋转之动力[3

对于理中汤的君药 , 历代存在争议 , 金代名医成无己认为以人参为君药 , 金元名医李东垣认为以干姜为君药 , 当代中医王占玺认为以白术为君药 , 明代医家方有执等却未论君药 , 当代中医曾福海认为以人参、干姜共为君药[4
。 不过 , 现代医家更多的是认为以干姜为君药 。 除了君药的争议外 , 其他药物的角色 , 大部分都未曾名言 , 目前主流的有两种观点 , 第一种是以李飞教授为主的以干姜为君药 , 温脾胃 , 化阴凝 , 以达“温中散寒、扶阳抑阴”之功;以人参为臣药 , 主要起到补中益气、培补后天的作用;以白术为佐药 , 主要起到燥湿运脾、除湿益气的作用;以甘草蜜炙为使药 , 主要起到益气补中、调和诸药的作用[5
。 另一种是以李庆业教授为主的 , 也是以干姜为君药 , 主要起到温中散寒、扶阳抑阴的作用;以人参、白术为佐药 , 其中人参补气益脾 , 白术健脾燥湿;以炙甘草为佐使药 , 主要起到益气和中的作用[6


理中丸(汤)虽然最初的主治范围相对比较狭窄 , 但是后世医家逐渐拓宽了理中丸(汤)的临证范围 , 比如心悸 , 咳嗽 , 胃脘痛 , 泄泻 , 慢性胆囊炎 , 婴儿肝炎综合征 , 脚气 , 筋惕肉瞤证 , 小儿毒性红斑等病症;结合现代医学的观点 , 理中丸(汤)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 比如口腔溃疡、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盆腔炎等疾病 , 经过临床验证 , 疗效值得肯定 , 不仅如此 , 对于眩晕、呃逆、便秘、牙痛、多涎症、浮肿等病证 , 也有较好的疗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