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很多人在看《射雕》时 , 早期总是说郭靖笨笨的 , 但是当看到他施展“一箭双雕”的超凡武艺后 , 又不无感叹 , 那身手真俊啦!在中医领域中 , 医圣张仲景创方 , 也往往会有“一方二法”的神奇操作 。 “视丸汤之缓急 , 察病情之轻重 , 据临床之所需” , 而变易剂型 , 充分体现了神医扁鹊“随俗为变”的精神 , 为临床辨证施治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局面 。
在中医的方药领域里 , “一方二法”并不少见 , 比如理中丸(汤)就是一个颇具代表的方剂 。 《伤寒论》里明确提到的是理中丸 , 不过在理中丸方的小字部分 , 有“作汤加减法” , 且有“然不及汤”的明论 , 所以后世医家更多提到的是理中汤 , 尤其是在《汤头歌诀》里只记载理中汤 , 而没有记载理中丸 。 由于理中丸和理中汤的药物成分基本相同 , 功效主治也基本一致 , 又加上汤剂更为方便 , 临床运用也可以更好的随症加减 , 因此后世医家讨论比较多的便是理中汤了 。
【骨关节炎|它是中焦脾胃的“守护神”,4味中药,健脾胃、祛寒湿,其妙无穷】对于理中丸的出现 , 直接以方名全称出现的是在《伤寒论》386条 , 治疗霍乱的时候 , 出现“寒多不用水者” , 医圣张仲景指出 , 此时“理中丸主之” 。 那么理中丸究竟是干什么的呢?《伤寒论》159条提到过一句话 , “理中者 , 理中焦” 。 《汤头歌诀》也是承继了《伤寒论》的意思 , 所以用了“理中汤主理中乡”的歌诀来表达理中汤的主要职责 , 一句话 , 理中丸(汤)就是中焦脾胃的“守护神” 。 而清代名医程郊倩解释“理中”的意思为 , “阳之动始于温 , 温气得而谷精运 , 谷气升而中气赡” , 更是精辟的中焦阳气的重要性 , 也说明了理中丸调理中焦阳气的重要意义 。
理中丸(汤)在《伤寒论》里出现过 , 在《金匮要略》里却是以另一种身份出现 , 在《金匮要略》里 , 它的名字叫“人参汤” , 主治范围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 主要用于治疗“胸痹心中痞 , 留气结在胸” , 具有“胸满 , 胁下逆抢心”的症状 。 对此 , 《医宗金鉴》指出 , “虚者用人参汤主之 , 即理中汤 , 是以温补中气为主也” , 并认为人参汤“由此可知痛有补法 , 塞因塞用之义也” 。
在《伤寒论》里重点介绍的是理中丸(也有作汤法) , 而在《金匮要略》里重点介绍的是人参汤 , 二者有很多地方是不一样的 , 比如剂型不一样 , 所主病症不一样 , 将息法不一样 , 但它们的方药组成一样 。 因此 , 既可以把理中汤与人参汤看成是同一个方 , 也可以将它们二者看成是两个独立的方 。 那么 , 同样的方药组成 , 为什么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主治范围大不相同呢?这个不难理解 , 中医自古就有“同病异治 , 异病同治”的奇妙之法 , 所以同一个方剂可以治多种疾病 , 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 这也体现了古人在制方领域中的博大精深 。
理中汤的药物组成又是怎样的呢?全方由“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各三两”等4味中药组成 , 《伤寒论》对本方的甘草有明确要求 , 是炙甘草 , 《金匮要略》里没有明说 。 对于煎服方法 ,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是一致的 , 都是用水1600毫升 , 煮取药液600毫升 , 去掉药渣 , 温服 , 每次200毫升 , 每天三次 。 理中汤服药后有详细的将息法 , 但是人参汤却没有 。 这可能与主治的病症不一样有关 。 《伤寒论》有“服汤后如食顷 , 饮热粥一升许”的将息法 , 并且还需要覆被静卧 , “勿发揭衣被” 。 提到服药后饮热粥 , 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桂枝汤 , 但是桂枝汤与理中汤服药后啜粥覆被的意义是大不一样的 。 桂枝汤服药后啜粥覆被 , 是“欲其助药力以外散”;但是理中汤服药后啜粥覆被 , 的“欲其助药力以内温” 。
- 红薯|它是最便宜的“长寿菜”!一吃肠道通,二吃眼睛亮,三吃防癌抗衰老
- 新陈代谢|明明吃得少还是一身肉,10种提高代谢的方法,让你瘦成“皮包骨”
- |青春期1年,骨龄长了1.4年
- 饮食|逼自己在夏天暴瘦30斤,体验“皮包骨”,7个减肥小技巧
- 减脂|巨掉秤的9个具体减肥方法,让你这个夏天瘦成“皮包骨”
- 马甲线|骨折后呼吸困难,警惕肺脂肪栓塞︱病例分享
- 燃脂|逼自己在夏天瘦30斤,8个减肥小技巧,让你瘦成“皮包骨”
- 中药|有一味中药,是化骨刺的猛将
- 臀部|骨龄超前3.7岁,预测身高184.86cm
- |骨龄超前2.4岁,身高受损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