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卡不列是什么意思:库尔斯克战役

库尔斯克会战苏卡不列是什么意思,是二战时苏德战线上的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本次会战中苏德军队共动用了8000辆坦克、5000架以上各类战机、280余万军人 。

苏卡不列是什么意思:库尔斯克战役

文章插图
会战最终结果,以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而苏军从此战役开始连续收服了奥廖尔、哈尔科夫、顿巴斯、基辅等重要城市,德军的“堡垒”计划彻底破产 。
苏卡不列是什么意思:库尔斯克战役

文章插图

苏卡不列是什么意思:库尔斯克战役

文章插图
因此,库尔斯克会战,被视为东部战线的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德苏两军的攻防角色开始相互转换,苏军相继收复大片沦陷的国土,并向德国首都柏林挺进 。
苏卡不列是什么意思:库尔斯克战役

文章插图
库尔斯克会战,在二战史上造就了两个记录,一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战,二是最大规模的单日空战;德军装甲部队损失了约三成的坦克,而苏军坦克集团军几乎所有的坦克都受到了损坏 。
苏卡不列是什么意思:库尔斯克战役

文章插图
但是德国却耗不起了,德国军工对于工艺和质量的要求极高,导致二战最强大的虎式坦克一个月极限产量只有25辆,加上东线战场上的损耗,德国军工根本就来不及补偿装甲部队中虎式坦克的战损 。
而苏军装备的T-34坦克,无论是从装甲厚度,还是火力配备上,包括整体重量上,跟德军虎式差得非常远,无线电设备都只能装备到营连长的座驾,但产量却非常高拖拉机厂都能生产,一个月可量产1000辆,巅峰时期甚至达到了2000辆,最终量产85000辆 。
库尔斯克战役,以苏军取得胜利,德军败退而告终;此次战役,成为德苏双方主动战略权的分水岭,德军自此失去了战略主动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精益求精强调质量的德国军工被尽管毛糙但只要管用的苏联军工以数量击败了 。
战场上,德军装备的坦克只有苏军的十分之一,尽管虎式坦克重达56吨,装甲厚火力猛,但速度慢,油耗高,加满油公路上只能跑150公里,野战状态下只能跑80公里,在战场上老是没油了只能抛锚 。
T-34坦克,只有30余吨,重量轻,速度快,加满油能跑500公里,在战场上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不是数辆坦克群殴虎式,就是高速穿插到虎式坦克屁股后面或侧翼,避免打击前装甲,炮击侧翼装甲和车尾装甲,取得了对虎式坦克的战术优势 。
当然,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T-34坦克,其实并未打败德军的虎式坦克,虎式坦克装备的88炮,能在2000米距离内,轻松击穿T-34坦克的前装甲;而T-34 坦克的76炮射程却够不着,够着了虎式挨一发76毫米炮弹,也没什么大碍,难以击穿虎式坦克的前装甲 。
真正让虎式坦克受损的是其自身原因燃油跟不上抛锚,被T-34上来炮击,或苏军士兵驱逐保护坦克的德军步兵,用炸弹或燃烧瓶将虎式坦克击毁 。
此外,就是虎式坦克遭到了大量苏军伊尔-2强击机的空中打击,伊尔-2强击机被广泛用于低空火力支援陆军作战,这玩意战时量产了4.5万余架,出来就是上百架的大机群,是德军地面部队和虎式的克星,有许多虎式坦克毁在伊尔-2强击机手中 。
清朝科举考试中,满不点元和旗不列鼎甲制度是怎样的?【苏卡不列是什么意思:库尔斯克战役】这是清朝科举制度中防止旗人内部徇私舞弊,更好的召纳汉人的贤人能士的保障制度,规定满人在科举考试中,即使考的再好,也不能得第一名 。清代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第一名分别是“解元”、“会元”和“状元”,所以被称做“满不点元” 。“鼎甲”是指会试中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凡是旗人,不管你是满人还是蒙古人,你就和这三鼎甲无缘了,故成为“旗不列鼎甲” 。三鼎甲只能由汉人获得,这就是当时的民族保护措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