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 梅花三弄代表什么生肖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 梅花三弄代表什么生肖

文章插图

梅花 , 志高洁 , 冰肌玉骨 , 凌寒留香 , 历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 。《梅花三弄》的 “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曲中喻意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急促的曲调则是表现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摇曳的动态,这种反复的处理旨在表现梅花在寒风中凌霜傲雪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 。乐曲通过赞颂梅花的高贵品质来烘托文人那种超凡脱俗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境界 。至今已成为古琴的保留曲目 。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 。《晋书·列传五十一》和《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里都曾记载了这段典故 。
王徽之应召赴东晋的都城建康 , 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码头 。恰巧桓伊在岸上过 , 桓伊与王徽之原本并不相识 。这时船上一位客人道 , “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 。”王徽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 , 试为我一奏 。”桓伊此时已是高官贵胄 , 但他也久闻王徽之的大名 , 便下车上船 。桓伊坐在胡床上 , 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 , 高妙绝伦 。吹奏完毕 , 桓伊立即上车走了 。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 。晋人之旷达不拘礼节、磊落不着形迹 , 由此事可见一斑 。
根据《晋书》的介绍 , 桓伊是武将 , 被封为右军将军 , 都督豫州诸军事 。也许是音乐陶冶了他的心性 , 桓伊为人谦虚朴素 , 个性不张扬 , 曾立大功而从未招忌 。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 , 他才能静的下心来精研音乐 。《晋书》称赞了他这方面的突出才能 , “善音乐 , 尽一时之妙 , 为江左第一 。有邕柯亭笛 , 常自吹之 。”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 梅花三弄代表什么生肖

文章插图

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后秦苻坚摔大军进攻东晋 , 时任中郎将的桓伊与冠军将军谢玄 , 辅国将军谢琰共破苻坚于淝水(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而丞相谢安也因立下存晋之功而进官至太保 。后来晋孝武帝之弟司马道子与谢安发生权争 , 屡进谗言 , 对谢安极尽诽谤 。晋孝武帝对谢安有了猜疑之心 , 渐渐开始冷落谢安 。桓伊为此很是不平 。在一次宴会上 , 桓伊为晋孝武帝演奏一曲悲歌《怨诗》 , 诗中唱道:“为君既不易 , 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 , 乃有见疑患 。周旦佐文武 , 《金縢》功不刊 。推心辅王政 , 二叔反流言 。”其“声节慷慨 , 俯仰可观” 。使晋孝武帝甚有愧色 。谢安也为之动容 。
梅花三弄典故里的另一位主角王徽之 , 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 曾任黄门侍郎 。王徽之行为怪诞 , 故作超脱 , 有才而放荡不羁 , 做官而不管事 。
王徽之曾任车骑将军桓冲手下的骑兵参军一职 。一次桓冲问他:“你在哪个官署办公?”他回答说:“不知是什么官署 , 只是时常见到牵马进来 , 好像是马曹 。”桓冲又问:“官府里有多少马?”他回答说:“不问马 , 怎么知道马的数目?”桓冲又问:“近来马死了多少?”他回答说:“未知生 , 焉知死?”
王徽之的答复幽默诙谐 , 但都有来处 。西汉时丞相府曾设马曹 , 但东晋时军中并没有马曹一职 , 王徽之为显示自己率性超脱 , 不理俗务 , 故意说成马曹 。后来 , 宋代陆游曾有“文辞博士书驴券 , 职事参军判马曹”的诗句 , 说的就是王徽之这一段典故 。上述对话中“不问马” , 来自《论语·乡党》 , 原是说孔子的马厩失火 , 孔子“不问马” , 只问伤了人没有 。“不知生 , 焉知死?”一句 , 则来自《论语·先进》 , 原文为“季路问事鬼神 , 子曰:‘未能事人 , 焉能事鬼 。’敢问死 。曰:‘未知生 , 焉知死 。’”王徽之答非所问 , 令人捧腹 , 但句句有来历 。其应变之妙 , 学问之深 , 令人佩服 。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 梅花三弄代表什么生肖】桓伊既敦和又风雅 , 而王徽之狂狷且博闻 , 二人相会虽不交一语 , 却是难得的机缘 。正是由于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 , 才导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