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释文注释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是什么节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译文及注释

全诗释文注释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译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
注释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 。《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
赏析

全诗释文注释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 。“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 。“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 。“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 。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 。“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 。

全诗释文注释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 。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借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 。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发 。
赏析二

全诗释文注释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的节日,在清明前两天,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是晋文公为了怀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 。
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德宗时制诰缺乏人才,中书省提名请求御批,德宗批复说:“与韩翃”,当时有两个韩翃,于是中书省又以两人的名字同时进呈 。
德宗便批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 。这虽是一段佳话,但足见《寒食》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和受到的赏识 。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 。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 。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天子近臣

全诗释文注释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全诗释文注释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全诗释文注释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是什么节日】韩翃,唐代诗人 。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 。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 。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176篇诗文 ? 3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