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算过来是30克 , 但临床剂量不需要30克 。 这个前面文章有案例 。
文章图片
我常用量是20克 , 并且处方往往是一剂 。 前期还开2剂 。 绝大多数时候 , 第二剂是备用 , 需要反反复复告诉病人 , 一剂见效 , 第二剂不必吃 。 因为大青龙过剂的话 , 会出现死亡 。 为防止病人私自服用第二剂 , 后面直接处方就一剂 。
从用药效果看 , 目前遇到需要再处方的时候少 , 即便是再处方 , 改为苓桂术甘汤或者从龙汤即可 。
另外一个原因 , 现代人有很多隐性心脏病人 , 病人并不知道自己有心脏病 , 心脏病的特点 , 不发作的时候 , 没有任何特征 , 有时候把脉也不易觉察到 。
文章图片
我遇到过一例这样的病例 , 服用麻黄剂后有心悸 , 不严重 。 病人无心脏病史 。 后告知病人心脏有问题 。 查了3家医院 , 才查出心脏病问题 。 麻黄九禁中 , 心悸者禁用麻黄 。
所以 , 从临床效果看 , 一两换算到3克 , 药效已经很可观 , 就没有必要加大剂量 。 遇到特殊情况加大用量是另一回事 。
当然心悸者禁用麻黄 , 是有方法可以规避的 , 遇到过标准的小青龙汤症 , 你加入疏通心包的药 , 还是可以用 , 这个需要的是临床的经验 。
文章图片
有些药 , 需要达到一定的量 , 才能达到要求的效果 , 比如小青龙汤中的半夏 , 如果半夏的量不够 , 这个汤剂就会汗解 , 汗解的话人就会虚 , 这说明半夏的量不够 。
小青龙汤应该是尿解 , 病邪是走小便解的 , 半夏和麻黄存在一个比例关系 , 半夏原方用量是半升 , 一升半夏大概是130克 , 换算成现在的剂量 , 日三服 , 除以3 , 应该是21到22克 。
我自己的临床实践 , 是给到25克 , 略有放大 , 麻黄给到10克 , 有减少 。 因为半夏目前用的都是炮制过的 , 现代的炮制方法是长流水 , 洗半夏一个月 , 这有点过分了 。 所以 , 增大了半夏的量 , 从实际临床看 , 这个很少汗解 。
为保证药效 , 半夏我自己一般选用生半夏和制半夏同用 , 或者生半夏开水洗7次再用 。
文章图片
附子的用量 , 前几年 , 火神派兴起 , 大家用附子量非常大 , 动不动就50克 , 100克 , 甚至更大 , 按仲景原方 , 附子大者一枚 , 差不多20到30克 , 附子中者 , 15克左右 。 仲景用量有一枚 , 两枚和三枚的 。
临床中附子用量的跨度就非常大 。
一般性的感冒 , 用到的附子剂 , 10到15克 , 即可解决问题 , 陈旧性疾病 , 用量的跨度就很大 , 我自己最大用到135克 。 也有用很小量的 , 5克 。 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准 。
文章图片
但是也是从小剂量用起 , 病人身体需要一个接受的时间 , 当达到顶点时 , 就会出现附子反应 , 如手指尖麻 , 舌尖麻的现象 , 说明当时阶段附子已经够量 。
所以 , 附子的用量是病人不同阶段的身体情况决定的 。 并不是一个定量 。
我觉得以上已经基本上说明白了剂量的问题 , 实际临床用量需要医生不断的积累经验 , 剂量是一个变量 , 以仲景的用量作为基本参考 。
大家看看上一篇文章评论栏里面的过激评论 , 作为医者 , 不可以出奇来招揽病人 , 生命只有一次 。 伤寒论方剂计量换算的问题和一些煎药的常识
- 医生:8种不同体质的调理方式,教你如何辨别,抓紧对号入座
- 痛风|吃莲子对银屑病患者有好处吗?莲子虽好,但是不要多吃哦!
- 炒田螺时,直接焯水是不对的,掌握这些小技巧,肉质鲜嫩不腥
- 137公斤网红狠铲68公斤 变身日版彭于晏!超狂对比照公开
- 中医真有趣之教给你一眼看出对方爱不爱得心脑血管病的一个方法!
- 中医真有趣之 教给你一眼看出对方爱不爱得心脑血管病的一个方法!
- 面对疫情,心理防护不缺位
- 睡觉时出现4种现象,可能是血管堵住的信号,及时排查对你有利
- 老年人要注意了,早起比熬夜更可怕,到底几点起床对身体好?
- 2022“新血压标准”已公布,不再是120/80mmHg,医生:赶快对照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