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明心见性?






何谓明心见性?
般若子,女企业家也,多年陶冶于佛门,密宗为其喜 。一方面经营企业,一方面弘扬佛法 。言:目前佛门行者大多不知道明心见性为何物 。
【何谓明心见性?】善深以为然 。明心见性者,所谓放下也 。
放下的前提,乃是已经拿起,如桌上之手机,你只有已经拿起来了,才谈得上把手机放下,放到茶杯之旁 。
你根本就拿不起来,却说自己放下,岂不可笑?
中国之佛教,受六祖惠能影响较大,然而真正理解惠能者少,千善所见之真正修行者,往往是走神秀的足迹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染尘埃 。
此乃修行之大要 。何以故,我们每个人看惠能都是菩提本无树,我相信每个稍微有点基础的人,都会不知不觉的认为自己理解了这句话,其实远远没有,我们喜欢惠能的真正原因绝对不是因为我们真的有智慧,而是我们不老实,欺骗了自己 。我们其实是个连明镜台都擦不干净的人,甚至连自己的明镜台都没有找到的人,谈何物我两忘,自欺欺人而已 。


真正明心见性者,往往更加慎乎因果 。对戒律有严格之态度 。这一点极难,不可因为自己做不到而开脱,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犯戒律就是犯戒律 。当直下承当,知其后果 。
然而更加可怕者,随意演绎戒律,佛陀没有说的戒律,也演绎一番,把生活中小小过失,说得无穷之大,无穷之可怕 。动不动就拿地狱说事,光明正大的修行生活,搞得鬼气森森,神神叨叨 。阻碍圣道,断初学之善根,诽谤正法而不自知也 。此为真正可畏之人 。大愚痴之人 。
明心见性的对立面未必是缺点,而可能是偏见,而令人遗憾的是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容易产生偏见 。
喝茶的桌子上有一个盘子,盘子里有几枚枣子 。
这是什么样的枣子呢?
这枣子真新鲜,颜色真好看,你会这么觉得吗?如果是,那么这就是偏见,这是你情感的投射 。新鲜,好看,都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
枣子就是大部分的绿色,有一部分的红色,这就是客观的看法 。
我们通过一个人对佛法的描述,对戒律的态度,就知道一个人带有多少偏见 。那么很显然,偏见者就不会明心见性,至少目前还没有 。
此为明心见性第一要说的地方 。
明心见性究竟有多难 。以及明心见性了之后会如何 。下次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