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归仓丨温县38.1万亩小麦收割归仓 秸秆变成“金”

本文转自:大河网
大河网讯眼下 , 焦作市温县38.1万亩小麦即将收割完毕 。 一大早 , 走进温县各个小麦种植区域 , 随处可见热闹忙碌的场景 , 机械作业的隆隆声不绝于耳 。 大型打包机和搂草机正在紧张作业 , 前面搂草机把秸秆搂成排 , 后面打包机再把秸秆打成捆 , 准备运出麦田 。
“俺家种了10来亩小麦 , 前面刚收完麦子的地里 , 搂草机和打包机跟着转上一圈 , 秸秆就全都打好捆儿 , 村干部还给统一配了运输车来拉走 , 秸秆就这样变废为宝 , 俺们不用出力还能卖钱 , 真中!”该村的小麦种植户闫红军感慨地说 。
颗粒归仓丨温县38.1万亩小麦收割归仓 秸秆变成“金”
文章图片
颗粒归仓丨温县38.1万亩小麦收割归仓 秸秆变成“金”】据东街村支部书记王小卫介绍 , 为帮助村民们解决秸秆难题 , 杜绝焚烧污染环境 , 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收的双赢 , 村委研究决定 , 由村集体引进秸秆打捆机与搂草机 , 给村民提供人力、技术和机械帮助 。 采取“收—捆—运”一体化模式 , 达到小麦收割、秸秆打捆、秸秆清运同步进行 , 第一时间解决秸秆存储问题 , 杜绝消防隐患 , 同时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 目前 , 该村已有873.5亩小麦秸秆实现了打捆回收 , 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 。
“村里的农机合作社每天出6台机械车辆 , 一台机器每天能打上千捆 。 这些秸秆打捆完由村委帮助联系 , 直接销售到内蒙古、甘肃等地 , 分别进行养殖业、发电厂、造纸业再利用 。 秸秆制成的牲畜冬储饲料 , 有效降低养殖成本 , 一方面促进畜牧业良性发展 , 另一方面通过牛羊‘过腹还田’ , 循环利用 , 实现田地里的‘零排放’ 。 ”正在田间帮扶作业的党员志愿者白一斌介绍说 。
在温县 , 像这样将小麦秸秆变为村民增收项目不胜枚举 。 田冯蔺村支部书记田震掏出随身装着的小本子 , 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各家秸秆回收重量的明细账 。 “一般处理秸秆有两种途径 , 村民们之前直接把秸秆打碎还田 , 但现在随着打捆技术和打捆机械在全县的普及推广 , 加上村委提供机械联系销售 , 农户都会选择打捆离田 , 节省了大量物力、财力 , 还能多个收入 , 也符合当下防火、禁烧、人居环境整治要求 。 ”田震说 。
颗粒归仓丨温县38.1万亩小麦收割归仓 秸秆变成“金”
文章图片
颗粒归仓丨温县38.1万亩小麦收割归仓 秸秆变成“金”
文章图片
自“三夏”生产工作开展以来 , 温县不仅重视小麦抢收环节 , 也将秸秆离田工作作为重点 , 统筹考虑环境治理与秸秆禁烧工作 , 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 积极寻找变“堵”为“疏”方法 。 采取及时宣传、技术支持、志愿服务的有效措施 ,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 增加农民盈收 。
田间地头 , 只见一捆捆经过压实、打包的秸秆“金元宝” , 整齐有序地排列在麦茬地 , 不仅鼓了农民们的钱袋子 , 也扮靓了农村人居环境 , 让生态循环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 开启温县绿色农业循环发展新模式 。